大爱洒高原格桑朵朵开 宜宾纪检干部援藏行

2018-06-29 11:46:17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近日,记者从宜宾长宁县了解到,被评为“2017年对口援雅工作先进个人”的宜宾长宁县基层干部屈源江在对口援雅工作中,用他的一腔热血战斗在扶贫第一线。

屈源江1999年12月参加工作,先后在下长镇、长宁县国土资源局下长国土资源管理所、长宁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开佛镇等单位工作,2016年9月到甘孜州雅江县参加对口帮扶,是28名队员中唯一的一名基层纪检干部,挂职雅江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副局长。牢记重托不懈怠、务实为民勤耕耘,他用忘我的工作书写着赤胆忠诚,他将无私的情怀倾洒给雅江的农牧民群众,把青春的芳华挥洒在了雅江大地,在雅江扶贫移民工作战场上创造着骄人的工作伟绩。

纪检战线新兵──工作历练渐“成熟”

2015年4月,他从长宁县工业园区管委会调任开佛镇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成为了纪检系统的一名新兵,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认真学习、勤练本领,业务水平大幅提升,也多次抽调到市县参加案件审查工作;通过拓宽思维、创新发展,廉政宣传形式多样,打造特色廉政文化墙、漫画诠释新规、“竹海红帆”让村务监督到家等工作被《中国纪检监察报》等中央省市媒体宣传报道;通过警示为主、教育为先,正风肃纪抓苗头,共诫勉谈话和谈话函询党员干部12人 ,通报批评16人次;通过标本兼治、强化问责,案件查处彰显纪威,共查处违纪案件10起,开除党纪3人,党内严重警告2人,党内警告5人。开佛镇纪委、监察室荣获“2016纪检监察工作目标管理任务出色完成单位”、“2016年纪律审查工作出色完成单位第一等次”,本人也被评为“2016年度纪检监察目标管理先进个人”和“2016年纪律审查工作先进个人”。

舍小家顾大家──毅然援藏好“无情”

“其实在宜宾市第三批援藏干部报名时就想去,但由于孩子实在太小,双方父母无人照顾也就放弃了,这辈子没当过兵,没读过大学,我一定要珍惜这次援藏的机会,到雪域高原去历练两年,不想为不足人生再添遗憾”,这就是他当初选择援藏的初衷。说起丈夫屈源江,妻子满口“怨言”,“这人呀,有时‘无情’得很,他去援藏,名都报了,说是回家商量,实际上也就是告知一下,但我们在这个家也‘伤不起’呀,女儿从生下来就是我们一起带,不到一岁半就丢到托儿所,直到现在都没离开过我们,我又在乡镇上班,早出晚归,女儿谁来照顾呀,双方父母都年纪大了,一旦有个三病两痛的,谁又来照顾呀,但我知道他一直有这个愿望,我不能不支持吧”。妻子说这话,事出有因,2016年8月底,岳母患病手术还未康复出院,组织上临时通知第四批援藏干部第二天到市上开会并做准备出发,随后就踏上的援藏征程。如此“无情”,妻子咋没怨气?

克服重重困难──恪尽职守显“坚强”

和每个从内地到藏区的人一样,最初的日子,除了新奇更多的是困难。高原反应、气温变化、语言障碍、生活习惯,以及对当地陌生的工作环境,都成了每个援藏干部的“拦路虎”,缺氧头痛、鼻孔渗血都是巨大的考验。

一次到两河口水电站建设施工现场下乡,乘车从蜿蜒的施工便道抵达陡峭的山顶,盘山公路狭窄而且呈尖锐的“Z”字形,加之没安安全防护栏等设施,一眼向下望去,让人不寒而栗。车行路上犹如走钢丝,忐忑不安的心情一直随着车辆在山上颠簸而起伏不定。在一狭窄路段,车轮压上石子突然一歪,直奔悬崖,幸亏司机及时应变,化险为夷。虽是虚惊一场,但背心却已汗流浃背。随着在藏区时间的增加,这种惊险已早已成为习惯不惊的“家常饭”──下乡时所谓的公路常常只是从几十上百米的峭壁上凿出的凿出的窄窄的通道,一边是随时可能塌方滑坡的山壁,而另一边则是汹涌的江水,车行至路中,左边是峭壁,右边是悬崖,车行至拐弯处,车都要先退再行,危险的道路交通、恶劣的气候条件,无时不刻都在考验着人的身体和心理。

每年节假日来回途中都回遇到暴雪等极端恶劣天气,连续两年“五一”回家都留在了折多山上“过夜”,在来回途中堵车已成常态,有时一堵就是好几个小时。刚到雅江不到一个星期,他和单位同事到瓦多乡下乡召开移民集镇召开宅基地划分村民代表大会,由于局长是当地人,和当地人都用“扎坝话”来交流,一个会开下来一句话也没听懂,这也给了他更多的启发。从那以后,便利用一切下乡的机会走乡串户与当地干部沟通、与农牧民群众交流,认真了解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地理环境、区位特征、民俗风情,以便确定了自己相应的工作思路和办法措施。与雅江县广大干部、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顺民意、访民情、解难题,两年时间,在高原强烈阳光的“晒炙”下,已在脸上烙上了“高原红”。

致力扶贫移民──端正己身创“佳绩”

移民工作是天下第一难事,脱贫攻坚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面对两大工作任务,要做到“水火”二字,那就是对工作热情似火,对群众柔情似水。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走遍了全县所有16个乡镇和库区4乡1镇23个村。在领导心中,他是一个典型的“拼命三郎”,班子成员中数他工作任务最重,分管扶贫、党建、安全生产、深化改革,负责项目建设管理,每天上班最早,下班是晚,周末加班成常态。

红龙曲热安置点是雅江县唯一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屈源江作为雅江县扶贫移民局甲方代表项目负责人,从项目前期踏勘、规划设计、项目招标着手,面对施工时间短、施工任务重、施工条件差的现状,在这个海拔4300米,一天有四季的施工现场,有时一待就是一个星期,而且做到每个星期都会到现场一次,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四郎尼玛说道“这个同志就是工作责任心强,而且每次都要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在雅江红龙这个一年有效施工期不到四五个月的地方,项目进展这么快,真的算是奇迹”。在雅江农牧民心中是一个“好局长”,是一个责任心强、敢担当、干实事的好领导,他多次到瓦多乡、普巴绒乡现场做移民工作,从他与移民群众的交流中来看,移民群众对他是十分信服的,这与他在乡镇工作多年,也因为他为人随和、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

在瓦多集镇新址,他经常与移民群众席地而坐、触膝而谈,完全不忌讳泥土将衣裤弄脏,耐心细致地核对每户移民的实物指标及根据国家政策测算出来的补偿补助资金,做到每一户移民均无异议。他对于移民群众,除了和移民群众打成一片外,还切实站在移民群众的角度考虑,鉴于在5月份不能耽误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他带头全局人员加班加点在移民群众上山寻找虫草之前完成移民户房屋搬迁资金兑付工作。但他又是一个有所度、有原则的人,对于移民合理合法的利益必须得到保障,移民合理不合法的诉求要耐心细致的解答,移民不合理不合法的行为要坚决予以制止,做到不因小部分老百姓的非法行为影响大部分老百姓的合法利益。

在“亲戚”心中,他是一个有能耐、有爱心的人。他联系的瓦多乡中古村贫困户扎西泽仁,由于缺劳力,爱人常年患疾病,两个孩子正在上小学,家中房屋年久失修。在他的帮助下,扎西泽仁于2018年5月已新建房屋100平方米,现已装修入住,两个孩子受捐赠衣物30余件,爱人的病已得到根本好转,今年靠务工收入就达10000元左右。

两年来牵头编制完成“十三五”时期住房建设规划、“深度贫困县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规划(2017-2019年)”《宜宾市援建甘孜州雅江县规划(2017—2021)》;实施了红龙曲热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祝桑乡拉雅宗村太阳能路灯照明工程、祝桑乡奔达村蔬菜大棚、木绒乡小桥建设、瓦多乡中古村联户路等项目;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157户660人、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步搬迁61户355人、无房户148户551人;实施宜宾对口援建项目22个,援建资金6630万元;做好“10.17”扶贫日募捐活动,共募集扶贫捐赠资金54.256万元;引进深圳全创之家光源集团有限公司向雅江县捐赠家用式太阳能路灯1000盏;撰写的《雅江县脱贫攻坚奔小康》经济日报出版社刊载发表,被评为“2017年对口援雅工作先进个人”。

忠孝不能两全──铁骨柔情显“肝胆”

援藏两年来,屈源江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一转眼,女儿马上就要上六年级了。因为没有双方父母的照顾,加之妻子在乡镇上班,女儿每天都得自己早起自己做早饭吃了后坐公交车去上学,中午只得到家对门的同学家“搭火”,每天早、中、晚三个电话已成为女儿的“必修课”,每次和女儿通话时,女儿都会问“爸爸你好久回来哟”。由于妻子在学校经常加班,女儿晚上一个人不敢待在家里,她俨然成为了小区门卫室的“常客”,她会在那看看书等着她妈妈加班回来。

想着去年“六一”儿童节都没好好陪女儿,加之女儿多次邀请要去看她“六一”儿童节演出,今年5月28日,屈源江请了假,准备回家陪女儿过“六一”节,但由于工作原因,5月30日,屈源江又返回到工作岗位,为这事,女儿生气两天没给他打电话。

每次回家,屈源江尽量推掉应酬多陪家人、陪女儿,每当离开的时候,女儿总会对他说“爸爸,要注意安全、保重身体,早点回来”这时候屈源江总是下意识地加快离开的步伐,这个因为援藏在外,错过女儿成长经历的父亲不想让女儿看到他眼里含着的泪水,选择了援藏,孩子的成长注定缺失父亲的一段关爱。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对家人的亏欠让他愧疚不已。2018年6月4日,妻子在县医院做手术,为了不让他担心,也没提前给他说,他也是第二天妻子做了手术才得知,但他却从妻子微信留言中感受到了“愧疚”。面对家人的理解、支持,尤其是妻子,毅然挑起了照顾父母、教育女儿的重任,自己生病却无人照顾,默默付出。屈源江将这份亲情和恩情深埋在心里,刻骨珍藏,这就是一个铮铮男儿的铁骨柔情,这是也一个铮铮男儿的援藏情怀。一想到自己的使命,所有的感伤又都转化成了工作激情,因为雅江有太多的亲人等着他。

正如“一路格桑花”所唱的:“阳光下,人们在欢快的踢踏吗,走吧走吧,带上你的向往,迎接你啊那迷人的格桑花……”大爱洒高原,格桑朵朵开。两年来,屈源江扎根高原、奉献雅江,谱写了一曲基层纪检干部动人的援藏之歌。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侯超

编辑:彭宛聆

审核:何晓凤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