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重拳整治暑期旅游市场乱象 立案31起罚款共60.71万元

2018-08-14 16:51:19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8月14日,记者在省旅发委召开的“2018年全省暑期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新闻通气会上获悉,自6月1日四川省暑期整治开始2个月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级旅游执法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600余人次,共发现违法违规线索43起,立案31起,已办结24起,罚没款总计60.71万元。 

(通气会现场)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在通气会现场了解到,此次暑期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采取跨省联动、省市联动、部门联动的方式进行。整治全程突出整治范围,重点将“四黑”(即黑导、黑社、黑车、黑店)、旅游购物场所、旅游团队和虚假宣传广告作为重点查处对象。突出市州主体责任,坚持属地管辖原则,各市州旅游主管部门积极与发改(物价)、工商、税务、质监、公安、网信紧密协同,开展联合检查排查。突出问题导向,在市州普查阶段,对照2017年以来全省受过行政处罚的旅行社名单和被央视曝光的地区、涉旅企业,对存在问题进行“回头看”,坚决杜绝违规现象“打不断根、整不治愈”的情况发生。突出督导检查,省级层面成立6个督查组,重点对成都出境旅游市场、成都旅游购物市场、成都旅游合同使用、乐山、甘孜和凉山旅游市场进行督导检查。

四川省旅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省旅发委联动公安部门,开展导游执业情况检查。重点在旅游景区、旅游集散地、热点旅游线路沿途以及公共交通枢纽地点检查带团导游。联动工商部门,开展旅行社和旅游购物场所检查。联动交通部门,积极开展旅游包车市场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人防+技防”、“定点+流动”、“明察+暗访”、“自查+督查”等方式大力整治。

2018年7月16日至19日,经四川省旅游执法总队发起,云南省和重庆市旅游执法总队积极响应,三方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执法机构包括公安、交通、发改、工商等相关涉旅部门,近七十余人在泸沽湖景区开展了联合执法检查。采用在重要交通节点驻点检查和流动检查同步进行的方式,分别在泸沽湖四川门票站、云南门票站设卡对旅游团队、七座以上营运车辆及导游开展检查,重点检查“黑车、黑店、黑导、黑社”和不合理低价、强迫及变相强迫购物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针对检查后梳理出的问题清单和对策建议,经三省、市旅游执法机构和四川、云南泸沽湖景区管理部门协商,在共同治理不合理低价游、共同推进无障碍旅游、共同加强旅游联合执法、共同打造安全旅游环境、共同推进综合监管长效机制建设五个方面达成共识,并签订了《三方两地关于加强泸沽湖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合作框架协议》。

此外,四川省加强旅游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失信主体联合惩戒机制,确保“黑名单”能够发挥实际的惩戒作用,对严重失信责任主体依法实施联合惩戒,对主体责任人依法实行行业禁入。组织旅游企业开展诚信经营承诺活动。截至目前,全省有362家旅行社签订了诚信经营承诺书。

四川省旅游执法总队总队长王绍麟还在通气会上通报了一些典型案例。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编辑:彭宛聆

审核:何晓凤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