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验收之合江县

2018-09-09 12:35:15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9月6日至9月7日,省政府信息公开办主任胥云带领由住房城乡建设厅、教育厅、民政厅、国土资源厅、省质监局、省扶贫移民局、省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政务公开社会监督评议员和媒体记者组成的工作组,来到泸州市合江县,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合江县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开展验收,并反馈验收意见。

合江县地处乌蒙山连片贫困地区,是扶贫开发省级贫困县。自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以来,合江县始终坚持以群众为“中心”,按照全面推进“五公开”和“需求导向、标准引领、务实便民、点面结合”工作要求,确立了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协同推进的工作模式,高效推进试点工作。

2017年6月,县委、县政府就将试点工作列为全县头号工程──“1159”工程,即梳理1套政务公开县、镇、村三级目录,搭建1套政务公开标准体系,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重点突破农村危房改造、义务教育等9个领域政务公开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确定“二横六纵、四联一辅”的工作思路(“二横”是指政府办统筹、工商质监局牵头制定标准;“六纵”是指六个牵头部门具体推进九个领域试点工作;“四联”是指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政务公开信息发布系统;一辅是指引进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确保“双化”成果落地生根。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探索创新,初步形成了可借鉴、可考核、可操作的基层政务公开“合江经验”。

经验一:创新公开方式,“当家人”微信群搭建政务公开连心桥

“现在每家每户都有智能手机,每个村通过‘当家人’微信群,大家接收信息、进行沟通都很方便,包括政策宣传、咨询、解答等都可以通过微信群完成。将方便快捷的手机微信,与农村地区传统的公开栏、宣传单、院坝会、入户宣讲、村村响等公开渠道和方式互补,实现了政务信息精准高效的公开,满足了农村群众的多层次需求。‘当家人’微信群最有利之处是可以让身在远方务工的人群,及时知晓家乡的政策信息,有利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此外,通过微信公开相关政府信息后,再由子女打电话向留守老人转述,一是便于老人理解接受,二是子女多打几个电话,又可以对老人多几分关爱。”大桥镇长江村村主任表示。

经验二:引入ISO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所有环节

凭借“双化”试点的契机,交易中心贯标ISO质量管理体系统领各环节工作,实行全流程透明化管理,维护市场主体权益、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与服务效能,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经验型向制度性的转变。一是硬件升级强基础。通过对招投标现场进行改造,确保评标区与外界物理隔离,配备门禁安检系统,实现评标区域的全封闭管理;评标现场开启通讯屏蔽,开标评标全过程录音录像实时监控,开标项目编号、业主单位、项目名称、开标方式、项目金额、开标室等信息,以及室内人物动态实时影像全部显示在信息发布区的各个显示屏上,供所有人共同监督。二是编制公开目录清单,规范交易事项。为实现交易全过程应公开尽公开,依据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对公共服务和群众关切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将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土地矿权交易、产权交易、国有资产(资源)处置等5大类纳入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集中交易政务公开目录,梳理出60余项公开内容要点。工作人员必须“按单履责”,群众亦能“照单监督”。三是围绕问题编制清单,规范交易流程。按照项目单位、法定依据、申请条件、办事程序、申报材料、采购流程、办理时限、收费依据、收费标准、联系方式“十公开”原则,对政府采购公开招标、单一来源、竞争性磋商、竞争性谈判、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等7类逐项编制办事指南,作为群众办事指引,让参与招投标的群众和企业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四是梳理追责清单,监督交易活动。采取座谈、问卷调查、公开投诉电话、设置征求意见薄等方式,广泛开展群众满意度监督评价,对反馈的问题注意结果运用和强化整改,不断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公开清单、流程清单、风险清单、防控清单,制作廉政风险公开栏,排查廉政风险点,落实防控措施,实现干部职工“零腐败”。

经验三:“智慧门牌”扫一扫,立体化公开全明了

合江县农村危房改造农户墙上挂着一块带有二维码的公示牌,不少群众称呼为“智慧门牌”。这是缘何?原来合江县将农村危房改造信息全过程电子存档,二维码作为危房改造户“智慧门牌”的组成部分,可以将享受改造补助用户的基础信息通过二维码更具体地体现出来,包括户主姓名、家庭住址、家庭人口、贫困类型、房屋评定等级、享受补助标准等基础信息,并将危房改造前后的房屋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信息立体化展现。此外,建设要求、三级监管、五段验收等信息也一览无余。二维码贴于墙,谁有疑问都可以扫一扫,既简化了干部了解相关信息的方式,又利于群众随时监督。

经验四:积极下放行政审批服务权限,探索群众在家门口办事的新路径

在“双化”试点工作创建期间,县长信箱、12345市长热线、阳光政务等政民互动栏目及县政务中心意见簿等就多次收到有关乡镇居民办事难的诉求。合江县按照“应放尽放”的工作思路,探索建设区域政务服务平台,向九支镇便民服务中心下放部分县级权力。目前,中心入驻窗口20个(含县级部门派驻窗口3个),承担县级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35项,方便周边3个乡镇10多万群众,就近享受部分县级公共服务,原来需到县上办理的城镇养老保险、婚姻登记、临时身份证、旅馆业许可等事项,现在镇便民大厅当天就能完成。整合村便民代办站入驻镇便民中心,每天安排3个村在中心办公,实现县、镇、村三级集中联办,既提高了办事效率,又降低了群众办事成本。2017年,中心共办理便民服务事项43166件(其中周边乡镇群众办理事项6584件),满意率达99.8%。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余东

编辑:李俊蓉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