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9月13日,2018中国(四川)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在成都正式开幕。据最新统计,2018年上半年全省民营经济增长值达到13390亿元,占GDP的比重,截至8月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达到536.2万户,其中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为520多万户,超过了97%。
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自2003年创办以来,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5届。15年来,论坛始终坚持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界人士互相学习交流、了解国家经济政策和形势、参与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搭建平台,为宣传和实践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履行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职能,为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在论坛现场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以年均30%的增长速度迅猛发展。四十年来,民营经济用不到40%的社会资源,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开展了6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组建了7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解决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吸纳了90%以上的新增就业。民营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直以来,四川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据最新统计,2018年上半年全省民营经济增长值达到13390亿元,占GDP的比重56.4%,截至8月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达到536.2万户,其中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为520多万户,超过了97%。
着力降低成本,为民营企业“减负”
据了解,四川省出台推进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系列政策,不断完善配套的制度措施,降低企业的税费、融资和人工等成本。2017年,我省为各类企业减税降费超过900多亿元,以商事制度改革委牵引推动简政放权,不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提前两年实现省定涉企行政事业型收费零收费,每年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15亿元。
强化制度构建,让民营企业“强身”
政府支持帮助四川省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组织制度,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推动民营经济增量提质。自2016年以来,不断地拓宽试点的规模和范围,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指导,加快推进1千户重点民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着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加大金融支持,为民营企业“输血”
创新供应链融资,政银担合作等金融服务,推出科创贷、成长贷等30余项金融产品,努力满足我省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出台财政金融互动政策,通过扩大信贷增量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2017年全省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增加了1862亿元。申贷获得率达到95.8%。
突出中小微企业,让民营企业“成长”
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企业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发展能力,提高中小企业政府的采购比例。近几年,面向中小企业的采购资金金额占政府采购金额的比重均超过70%,加强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和行业小巨人的培育,持续推进惠民购物全川行动、川货全国行、万企出国门三大行动,2017年共组织超过8万家企业拓展市场。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编辑:彭宛聆
审核:何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