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习古高速跨河临时“吊桥”搭建完成 赤水河大桥预计2019年底建成通车

2018-10-15 15:05:07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0月14日,江习古高速赤水河大桥上,十余名工人正穿梭在“吊桥”上铺设防滑木条、加固铁丝防护网等扫尾工作。经过近百名工人在高空中日夜奋战,两岸之间已经架起两条像“天梯”一样的“吊桥”,两跨连接川黔两岸的猫道已经完美呈现。

云端上的工地:1200米凌空猫道搭建完成

跨度达1200米的悬索桥上要安装主索缆、拼装钢桁梁,需要一个施工平台。就好比砌墙、修房子需要搭建临时支架一样,也必须先架设横跨两岸的施工便道,这个便道就称为猫道,也是桥面部分的施工便道。

赤水河大桥两岸分别有一对70余层楼高的塔柱,两根对应的塔柱之间将分别架设一根主缆。以主缆为中心,向下1.5米的地方将各设置一条宽度为4米的猫道。

据了解,猫道系统由承重索、扶手索、门架、横向通道……等十余个部分组成,其主跨长1200米、两岸边跨共530米,总长1780米,左右幅猫道间距为27米,每隔一段距离将建一条连接道。

在猫道架设之前,首先要把两岸锚碇浇筑完成,用于固定横跨两岸之间的钢索;其次,还要在两岸索塔之间牵引先导索,然后架设猫道主缆钢绳。

8月12日,一架无人机飞跃赤水河上空,它将一根纤细的尼龙绳把赤水河大桥两岸主墩索塔连为一体,大桥上部施工由此开始。

 9月24日,四川岸锚塞体完成浇筑,横跨赤水河两岸的猫道钢索开始安装,并同步铺设猫道上的钢丝网、防滑木条、安全网等。

9月底以来,近百名四川路桥工人在赤水河谷高空上加速拼装、架设猫道。10月中旬,两跨长达1200米的临时“吊桥”逐渐形成。

历时20余天,江习古高速赤水河大桥猫道架设完毕,将索塔两岸连接成一个整体后,标志着大桥上部构造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作为悬索桥在半空中的施工作业平台,接下来的主缆索股牵引、吊索安装、钢桁梁吊装、主缆缠丝防护等将在这个平台进行。

35米高空施工:需要的是胆识和智慧

10月13日上午,赤水河谷依旧波涛滚滚,两岸公路上车来车往;峡谷半空中,工人们正在完成最后的门架横梁安装和固定。

10时许,在距离河面350米高空建设现场,10余名工人正在大桥中跨猫道面上来回作业。

记者在现场感受到,峡谷内的高空风力在6级上下,中跨、边跨猫道施工现场一片忙碌景象:工人们或在用扳手铆紧猫道面网的扶手绳、安装两跨猫道之间的横梁门架。

赤水河大桥四川岸项目部经理郭勇告诉记者,猫道施工期间的20来天几乎都在下雨,雨雾天视线较差,增加了猫道调索难度,同时,冒雨作业也是安全管理的一个难点。猫道施工是高空作业,安全风险大,需要工人们的胆识和智慧。项目部在施工前都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体检,并展开详细作业培训,确保施工安全。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已经搭建好的猫道面层由粗细钢丝网、防滑木条、门架横梁及铁丝防护网等组成,横向通道及猫道面层是采用在桥塔两侧的工作平台组拼,猫道面采用预制成拼装网片单元分段铺设。

13日中午,两跨猫道面已基本架设完成,工人们还在做侧面扶手网、扶手立柱等扫尾工作。

明年底建成,古蔺至习水仅需1小时

江习古高速公路,全称是江津──习水──古蔺高速公路,途经重庆、贵州、四川三省(市),长153公里。这条高速公路建成后,将G93、G75、G76、G4215高速公路连接起来,进一步优化渝、川、黔交界处的交通。其中,叙古高速部分已经于2016年12月31日建成通车,但是,到古蔺太平镇的赤水河畔就成了一条“断头路”。而河对岸就是已建成的贵州江习古高速。要连接这条“断头路”,赤水河两岸之间就必须修建赤水河大桥。

据郭勇介绍,赤水河特大桥需跨过“V”字型的赤水河大峡谷,是一座双塔单跨钢桁梁悬索桥,含引桥全长2009米,其中跨赤水河的主跨长1200米,是迄今亚洲山区跨径最大的桥梁,桥道系统重达3万多吨。在建设过程中面临山高路陡、交通不便、峡谷大风等现实问题,在施工中还要克服很多意想不到的难题。

作为江习古高速全线的控制性工程,赤水河大桥预计2019年底建成通车,届时,川黔两地百姓往返于习酒镇和古蔺县之间的时间将大大缩短,从目前的两个半小时缩短到一个小时左右。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程海英

编辑:彭宛聆

审核:何晓凤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