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项目 655亿元投资 崇州奋力打造“康养旅游胜地”新名片

2018-10-26 21:09:53   四川发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森林康养产业蓬勃发展。2018年是我省森林康养产业快速发展的第四年,也是森林康养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今年的四川森林康养年会走进成都崇州。

聚焦成都世界旅游名城建设,崇州以“全域旅游、全业旅游、全域景区”思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突出康养旅游主导地位,明确森林康养、古镇医养、山水怡养主攻方向,正在努力夯实康养旅游集聚区建设,努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在这里,以中国青城国际颐养中心、陇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天府国际慢城为代表的生态康养旅游,正成为农商文旅体高品质融合发展的典范,道明竹艺村等地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在这里,项目做支撑,循着“居、康、养、医、游”于一体的森林康养旅游发展路径,森林康养产业成为全域旅游发展的有力支撑,助推乡村振兴。

10月25日至27日,来自日本、意大利,以及我国森林康养领域的专家学者将汇聚康养胜地──崇州,问计森林康养产业的“大融合”发展。

看优势 “翡翠之城”蕴含独特资源本底

2014年,利用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充分汲取国外森林疗养先进理念,四川在全国率先提出“森林康养”理念,着力培育发展森林康养新业态。
地处川西平原的崇州,正是这一理念的坚定践行者。

崇州“四山一水五分田”的自然禀赋,使其天然本底就像一块“翡翠”,充盈着特色鲜明的翠绿、温润和金黄,被称为“翡翠之城”。而在这三种颜色中,“翠绿”是这座“翡翠之城”的灵魂:森林面积47564.8公顷,森林覆盖率42%……

崇州,是成都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富集区。这里,气候温润舒适,年平均气温16℃,全域海拔落差近5000米,有高山、浅丘、平原等多样地貌形态,以及雪山、森林、湖泊、草地等多类自然景观。其中,鸡冠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大熊猫爱情走廊,被誉为“成都最后的原始森林”。这里,森林蓊郁,四季翠绿常青,负氧离子富足,每立方米达2—3万个,具有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独特优势。

资源的富集,让崇州森林康养产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崇州市已建成森林康养基地5处,打造森林人家7个,创造森林生态旅游产值10亿元。连绵的绿水青山,成为了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看规划 着力构建康养旅游产业生态圈

如何将良好的生态资源本底,转化成产业发展优势?顶层设计是关键。

围绕成都建设世界旅游名城,处于成都“西控”核心区域的崇州,坚持“全域旅游、全业旅游、全域景区”,按照“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合力发展”原则,以“山、原、文、艺、医”为主脉,构建康养旅游“一核两轴三片”空间格局,着力构建康养旅游产业生态圈。

在这个空间格局中,康养旅游服务业集聚区是核心所在。按照规划,崇州康养旅游服务业集聚区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过渡带,是崇州自然和人文资源优越区域,是崇州推进全域旅游转型升级的核心承载区,面积34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10平方公里。

集聚区以街子、三郎、怀远、元通四镇为主体,由森林康养、古镇医养和山水怡养三大功能分区构成,以“旅游+”和“+旅游”为双向融合发展手段,加快推进重大引领性旅游项目建设,加速健全医疗、酒店、体育等8类要素,建设天府康养旅游聚集区、天府古镇文化核心区,构建“古镇聚落、街巷生活”的乡愁意境。
推进集聚区发展,崇州编制了《崇州市康养旅游服务业集聚区总体规划》,制定了产业全景图、产业生态发展路径图,从生活生态、产业生态、创新生态、政策生态分阶段制定发展路径,严格执行“总规统揽、旅规统筹、旅委初审、旅标实施”的规划机制,着力推动高品质规划高质量落地。

与此同时,崇州实施集聚区“五位一体”管理,按照“六有”标准,设计康养旅游服务业集聚区生活模型,前瞻性、差异化布局商业、文化、体育、教育、交通和医疗卫生等配套设施。

看行动 百亿级项目舞动康养产业大旗

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崇州不仅有资源优势,有规划引领,更有项目带动。

聚焦康养旅游产业链,崇州瞄准六类“500强”,精准招商、补链招商,通过重大康养旅游项目的招引促建,做强康养旅游产业引擎。目前,崇州正在实施的重大康养旅游项目12个,总投资约655亿元,2018年计划投资42.6亿元。

投资超百亿元的陇海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是崇州森林康养产业项目中的“头号明星项目”。项目投资方陇海集团将依托三郎镇优越的生态资源,借助在全国以及海外的度假平台,整合国内外优秀管理资源,联动龙门山脉的旅游度假资源,将崇州三郎镇打造为具有国际水准的康体养生度假小镇。去年12月,西南首家希尔顿酒店在崇州三郎镇举行了奠基仪式,标志着陇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迈出了建设步伐,项目预计将于2020年完工。

同样,位于街子古镇的中国青城国际颐养中心,则在陇海“山水怡养”的定位之外,发展“古镇医养”这一业态概念。引入了中国老年医学会、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提供的高端医疗技术和管理服务,打造集“怡养、医养、颐养”为一体的大型高端颐养产业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3亿元,建筑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建设远程健康管理中心、高端医养结合示范基地、高端健康管理示范基地、高端颐养照护示范基地、高端居家养老示范基地等。

乡村“慢生活”已成为了一种时尚,而位于白头镇的天府国际慢城项目,就是依托崇州市正在建设的十万亩农业生态示范区,遵循国际慢城的理念思路,突出川西特色,以新农村建设、特色小镇开发和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载体,打造以田园风光为主要特色并融入现代文明元素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天府国际慢城一期项目核心区面积约5000亩,辐射区面积约1.5万亩,重点建设现代农业区、缤纷果园去、锦绣田园区、慢城风情园、酒店民宿群落、湿地休憩公园、运动健身设施、生态治理系统、资源整合类9大项目。该项目总规划面积约74平方公里,总投资估算100亿元。

除陇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中国青城国际颐养中心、天府国际慢城项目外,优质项目陆续聚集崇州,这其中就有德仁堂健康小镇项目,总投资51亿元,以“中医文化+康养产业”为主脉,引入高端医疗机构、高端体检中心、联合中医机构建设“唐慎微中医馆”等。

目前,崇州正快速推进陇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中国青城国际颐养中心、德仁堂健康小镇、天府国际慢城等重大项目。这些项目陆续建成后,将成为崇州康养旅游的新标志。

看未来:中国·荷兰马术音乐产业园助推森林康养旅游发展

近年来,崇州大力打造街子音乐小镇,以“音乐+康养”为产业发展模型,打造“中国音乐·康养第一镇”。

街子音乐小镇近年来先后举办了街子古镇马拉松摇滚音乐嘉年、华夏威夷电子音乐会、 2018年第六届四川自驾赏花节暨第三届街子乡村旅游体验季音乐会、2018成都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等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充分展示了多元化音乐为主的街子音乐元素。

今年以来,崇州致力于贯彻落实成都市打造“三城三都”的发展战略,集中培育和孵化一批具有国际水准和影响力的文化体育产业项目,实现与康养文旅城市产业发展定位的无缝整合。在这样的契机下,近日,崇州与北京壹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正积极洽谈合作。壹天文化将以地方资源结合该公司在音乐、体育、影视等领域的顶级IP(知识产权)内容引进包装、生产导入及后期的运营能力,共同致力于崇州国际化、精品化、品质化的文体旅名片产业打造。

这一次,崇州让音乐与马术两者完美结合,积极打造中国·荷兰国际马术音乐产业园,这是一个集聚荷兰全球领先的马术、音乐资源在华建设的第一个产业园。

不久的将来,崇州的森林康养旅游又将增加新的亮点,在街子古镇,游客既可以欣赏原创纪实类音乐节目《中国乐队》的全球海选,还可以观看国际级的马术赛事,观摩高端马术产业峰会等。

今天的崇州,把全市当景区规划、把林盘当景点打造、把绿道当景观设计,走出了森林康养与生态旅游、山地旅游、古镇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生动诠释了“森林康养是什么、森林康养怎么干”的生态命题,有力促进了全域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

崇州,“康养旅游胜地”的新名片呼之欲出。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