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从本月14号起在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开展三天以来,观众络绎不绝,很多参观者表示,此行观展,感慨良多,不虚此行。这次展览都有哪些内容值得关注?展览上咱们四川元素又有哪些?今天,观观也来到了国家博物馆,感受咱们伟大祖国40年来的沧桑巨变。
进入展厅,一部气势恢宏的开篇视频《伟大的变革》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观看,继续往里走,展览设置了关键抉择、壮美篇章、历史巨变、大国气象、面向未来六大主题展区,运用历史图片、文字视频、实物场景、沙盘模型、互动体验等多种手段和元素,充分展示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的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幅幅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就此展开。
新中国的第一您了解吗?
新中国第一件专利证书,新中国第一个博士学位证书,下五洋捉鳖的蛟龙号,上九天揽月的神州火箭,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包产到户“红手印”的雕塑,四川凉山州“悬崖村”打通“信息天路”实景盘──一个个改革开放的地标,生动讲述了4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跨越,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迈向世界引领未来的大国气象。
四川元素受瞩目
在本次展览上,四川元素颇具特色,引人关注。在第三展区的图片展示区,我们可以看到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来川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的等等一系列内容。而在这里,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网上展区,通过触摸屏,观众可以看到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一百个城市的变革,这里面就有咱们四川宜宾、广安、德阳、凉山、绵阳五座城市的变迁。其实每一座城的变化就是国家巨变的一个缩影,比如在广安,40年前那里的人均GDP只有160元,而到了去年,广安的人均GDP已经是1978年的225倍。
“虽然没有看到乐山的视频,但是看到这么多四川城市的变化,经济的变化,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我感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真的是每一个方面都在日新月异。”在北京生活的乐山人张清泉看完展览后自豪的告诉记者。
而在第五展区的图片展板上,还展示了四川在公路、铁路、机场建设,信息通信、大数据管理等方面取得的建设成就。
据了解,“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还将持续三个月。
编辑:彭宛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