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记者从宜宾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国家电子招标投标创新试点工作验收会上,宜宾等地的先进做法获称赞。
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副司长张治峰表示,宜宾、福建、昆明等地在PPP模式、特许经营、引入第三方交易平台公平竞争方面进行了可贵探索。宜宾等地引进第三方评价,使电子招标投标更加贴近市场及其用户,这是一种很好的做法。
该验收会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工信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水务部、商务部、铁路总局等部门派员出席会议。会上,浙江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甘肃省、广州市、宜宾市、深圳市、昆明市等九个试点省市先后汇报了各地电子招标投标试点工作情况,试点验收专家组对试点省市的试点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
张治峰表示,国家电子招标投标政府综合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果,形成了一系列鲜活经验,较好地完成了试点任务。平台建设方面,交易平台、公共服务平台、行政监督平台建设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特别是公共服务平台和行政监督平台建设进度出乎预料地快,以行政监督平台的无纸化带动了交易的无纸化;各试点省市都勇于破除电子招标投标发展中的制度障碍;深化了大数据运用,取得了一些成果,为今后应用大数据监管积累了经验。
接下来,涉及的省市应继续深化“互联网+电子招标”实施方案;制定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力争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完善制度,积极推进异地远程评标、大数据运用等工作。
宜宾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2013年8月19日至2016年12月31日,宜宾市顺利完成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项目3879宗,招标总控制价214.56亿元,成交总价187.83亿元,节约财政资金26.73亿元,资金节约率12.46%。
他们对比实行电子化交易前,资金节约率提高33.98%,已增加节约资金10.08亿元,平均每月增加节约资金2458万元,平均每年增加节约资金2.95亿元。其间,已为广大投标人节约投标成本3000万元以上,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
同时,宜宾市共处理违规评标专家20余人(次),处理违规招标代理机构多家,不予退还违规投标人投标保证金2176.42万元。近三年来,宜宾市无一名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因违规干预公共资源交易,受到党纪政纪处理或被追究法律责任,切实促进了宜宾市党风政风和社会政治生态建设。
该负责人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宜宾市借鉴运用特许经营的思路理念和方式方法,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推行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将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机制无形之手有机结合起来,初步构建了电子化交易可持续发展的长效运行机制,既极大地节约了推行电子招标投标的政府成本和社会成本,又增加了财政收入。目前,初步实现了多方共赢,获得了社会普遍认可,而且拥有较好的“用户体验”,宜宾电子招标投标的第三方测评认可度较高,接下来将继续进行规范完善。
“2017年,将是宜宾市深化国家电子招标投标试点、全力争创国家电子招标投标创新示范城市的关键之年、决胜之年。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宜宾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将宜宾市成功创建为国家电子招标投标创新示范城市。”该负责人说。(记者 周瑜原)
想获取更多政务新闻及服务资讯,请下载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政务客户端——四川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