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献上唯美沙画,我们的党代表

2017-05-17 14:18:51   川报观察

开栏的话

近日,860名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全部产生。他们是从全省476万共产党员中千挑万选出的优秀分子,是经各级党组织逐级遴选产生的杰出代表。

今日起,川报观察推出“我们的党代表”系列沙画,用独特的方式讲述党代表们对党忠诚、爱岗敬业的故事,触摸他们心系群众、为民解难的情怀,用唯美的沙画演绎动人的情节,敬请垂注。

“我们的党代表”系列沙画

首期主角:

成都市三医院骨科主任 梁益建

旁白:

在普通人看来,挺直腰板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可这样一个动作,在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心中,却是永远难以企及的痛。

每一天,他们都活在呼吸衰竭、心脏衰竭的恐惧中;多少次,他们求医问药倾家荡产,换来的却是失望,甚至绝望……

这一切痛苦,在遇到成都骨科医生梁益建的那天,迎来了终结。

旁白: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美国著名医生特鲁多的这句墓志铭,放在梁益建身上再合适不过。靠着一颗温暖的心,他治愈扭曲的身体,也打开折叠的人生。

2008年2月,梁益建在泸沽湖畔遇到一个胸口几乎贴着大腿的人。当了多年骨科医生,他第一次见到驼得这么厉害的患者。

梁益建将伍才林接到了成都。9小时手术后,身高不足1米3的“驼背”,变成了178的大个子。

他给自己改名“伍才立”,铭记人生的转折。

旁白:

梁益建的病人,大多是“奔着活命来的”,但高昂的治疗费用,让他们望而却步。

凉山州木里县25岁的刘任富,家贫如洗。从邻居口中得知梁益建后,他鼓足勇气传去了一张身体弯成153度的照片。

“能治!”“等我筹到钱就来接你。”

梁益建联系厂家筹钱,走进茶楼募捐,历尽艰辛地将他接出了大凉山。

手术后的刘任富,恢复了正常的消化、呼吸功能,皮肤变好了,人也自信了,看上去神采飞扬。

旁白:

2008年至今,由梁益建主刀的脊柱畸形手术已经超过千例。承受的高压与风险,常人难以想象。

“每天手术都很难,就像在青藏线的悬崖边开车。”梁益建说,但“我不收这些病人,谁收”?

梁益建太累了!终于有一天,他枕在两把小板凳支起的“床”上,睡着了。

照片感动了万千国人,当溢美之词如潮水般涌来时,梁益建却说:我就是个给病人看病的普通小医生。

旁白:

自诩小医生,却站上医学的巅峰,为病人奔走,打开被折叠的人生。这,就是我们的党代表;这,就是四川的正能量。

相关报道:《用奉献诠释中国的“脊梁” ——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成都市三医院骨科主任梁益建》

梁益建

5月8日晚8时20分,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梁益建做完当天的第3台手术后,径直走进病房查看患者的情况。

窗外的院里,来自西藏拉萨的扎西措姆正和家人一起聊天。

“我是3月做的手术,梁博以前到西藏义诊过,我专门来成都找他治病。”扎西措姆是一名脊柱畸形患者,“梁博”是像她一样的患者对梁益建的尊称。

梁益建和患者聊天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2008年至今,由梁益建主刀的脊柱畸形手术超过1000例。在成都市三医院住院治疗的脊柱畸形患者中,75%以上是脊柱侧弯130°以上。

脊柱侧弯手术是骨科手术中风险最大的,手术出血超过两三千毫升。梁益建说:

“ 每天的手术都很难,就像在悬崖边开车。”

每当四处求医无门的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听到梁益建口中说出“我治得好”四个字时,看到的是生的希望。

今年2月,梁益建当选“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此后,全国各地来找他求医的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越来越多。

最近两个月,梁益建每个月都要做几十台手术,工作日还要上门诊,即使周末也要到病房检查。

梁益建为患者调整支架

在同事眼中,梁益建是个“超人”。

梁益建却说,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党代表,不仅应该干得比别人多,更要干得比别人好。

“自谦小医生,却站在医学的巅峰,四处奔走募集善良,打开那些被折叠的人生。你用两个支架,矫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这是“感动中国”给予梁益建的颁奖词。

他突破了国际公认的极重度脊柱畸形手术三大禁区:

●极重度脊柱畸形无法矫正

●极重度脊柱畸形合并脊髓畸形无法矫正

●极重度脊柱畸形合并极重度呼吸功能障碍无法矫正

梁益建为患者调整支架


他不仅处处为病人节省医疗费,还常常为经济困难的患者捐钱。

从2014年起,梁益建团队与公益基金合作,已帮助近200位患者,捐助金额超过550万元。

“我是一个‘小医生’,就是给人治病的。”面对褒奖,梁益建推了推黑框眼镜,轻描淡写地说道。


第三人民医院骨科病房大楼的墙上写着“中国梦·脊梁工程”几个大字。梁益建用自己的奉献,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对“脊梁”二字的理解。

代表五年看变

“很欣慰,脊柱畸形矫正手术现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了。

以前脊柱矫正都是自费,认为是美容手术,这几年逐渐认识到不是美容而是救命的。现在各地陆陆续续将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对患者来说,以往全自费,十几万的治疗费用就像天文数字一样,现在报销一部分,自己筹集一部分,实在困难的基金会等再捐赠一部分,手术费用够了,患者活下去的希望更了大,这也是精准扶贫的一种具体体现。”

—— 梁益建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