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加剧,长期失能人员特别是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料、生命质量和生存尊严日益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初步估计,成都市60岁以上老人中有近8万长期重度失能人员急需长期照护服务。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今(8)日从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经过近一年的准备,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试点方案、实施细则、失能人员评定标准和办法、服务项目和标准、经办管理办法等主体文件和相关配套政策制度已完成,经办规程和认定流程设计,以及信息系统调试等工作接近尾声,试点工作将于今年7月1日全面推开。
失能人员长期照护保险
最快8月补助就能拿到手
根据对成都市的调查,截至2016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99.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1.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5个百分点,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据抽样调查,我市每名失能老人根据失能程度不同,每月照护费用支出大约为1500—4000元不等,对普通家庭而言,不仅这笔支出是不小的经济负担,少子家庭子女还将在照护老人和工作之间面临两难抉择。因此,急需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帮助长期重度失能人员及其家庭解决经济精神双重负担和生活困难后顾之忧。
成都作为人社部确定的国家首批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城市,经过近一年的准备,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工作将于7月1日全面推开。“通过系统评定后,符合条件的失能人员最快将在今年8月份就能享受长期照护服务。”成都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持续6个月重度失能人员
或可享受补助
由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失能评定委员会委托的专业机构按照《成都市成人失能综合评估技术规范》认定和评定失能等级,达到重度失能标准的人员,失能情况持续6个月以上的可享受长期照护保险待遇。
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1.申请人或代理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申请人社保卡原件和复印件;
2.有效的病情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复印或复制的医学检查检验报告、入出院记录等完整病历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
3.评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经济条件极为困难,从未接受过医院治疗的失能人员,需要提供社区或邻居等相关佐证材料。据悉,对于失能人员的评估将采取软件系统进行评估,使评估结果更加客观、科学,评估软降预计在7月正式上线。
两种方式申请评定
1.向现住地所在区(市)县经办机构服务网点受理窗口书面提交申请(具体地点另行公布);
2.通过手机APP提出申请。
重度失能分三级
最高可获每月1796元补助
失能等级最重的重度失能三级人员,机构照护和居家照护每月定额标准分别为1676元和1796元;重度失能二级人员,机构照护、居家照护每月定额标准额度分别为1341元和1437元;重度失能一级人员,机构照护、居家照护每月定额标准额度分别为1006元和1077元。
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支付费用不是直接支付给重度失能人员,而是支付给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或其他居家照护机构等服务机构,通过这些照护服务机构为重度失能人员提供机构照护或居家上门照护服务。成都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经有300多家机构申请了“照护服务机构”,相关科室正在对申请机构进行评定审核。除了专业的照护服务机构外,也鼓励家人、亲戚、邻居等提供照护服务,相关费用直接支付给服务提供人员。
洗头、洗脸全覆盖
照护好不好失能人员说了算
为让重度失能人员享受到更加规范的照护服务,成都市专门出台了《长期照护保险服务项目和标准》,将生活照料、护理照护、风险防范、功能维护等四大类31项保障长期重度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照料相关的日常护理项目纳入其中,包括洗脸、洗头、口腔清洁、协助如厕、协助进食等。
参保人员按照相应评定失能等级,在《长期照护保险服务项目和标准》规定范围内享受基础服务项目,并可在《长期照护保险服务项目和标准》保障范围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他服务项目,超出《长期照护保险服务项目和标准》保障项目范围的照护费用由参保人员自行承担。重度失能人员(或法定监护人)可以根据长期照护保险的支付标准、自身条件和实际需要选择提供照护服务的机构和具体的照护项目,并对照护机构的服务提供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价。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圆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