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已渗透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时代,政府部门官网作为政策宣传、民意收集、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是政府与普通民众的“连心桥”。
但有不少人也曾遇到这样的情况,
链接“形同虚设”
附件无法下载
内容久未更新
▼
“僵尸网站”
比如像这样↓↓
这样的政府网站既浪费了行政资源,也切断了与公众沟通的渠道。不仅让办事的群众感到“糟心”,更成为政府脸上的“伤疤”,成为群众批评政府不作为、搞形式主义的重要例证。
近年来,全国都掀起了对于政府“僵尸网站”的整治“重启”,可以说,打造一个“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网上政府”也成为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共鸣。
在2016年的全国政府网站抽查中已经显露了显著成效↓↓↓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政府网站发展指引》,
《指引》不仅让“奇葩网站”无处遁寻
也对政府网站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
它还告诉大家,
操作“网上政府”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
政府网站的标准“寸照”应该是怎样的?
看不懂?没关系!
《指引》也有它的“生活照”
↓↓
关于信息数据和解读回应▼
也就是说对于政务信息,不仅要及时公开
更要将它变成权威的老百姓能读懂的“大白话”
为方便大家的阅读,
在网站设置上来说这样是最佳的↓↓
办事服务功能可以说是打造“网站政府”的核心功能
现如今已有不少政务网站着力打造办事功能
那如何让“办事服务”优化升级呢?
《指引》提出,
“统一办事服务总入口 目录清单分类展示可办理程度排序”
比如,浙江、广东、贵州、山东等地政务服务平台从省到县实现了入口统一、风格统一、资源标准统一、功能统一↓↓
这样的设置清晰明了,对于“用户体验”是极佳的。
而对于查询类的办事功能
《指引》也提出,
“省、市、县三级服务事项编码统一”
什么意思呢?
编码的统一,
既方便“站长”的管理,也方便“用户”的查询。
此外,在政府网站的改造升级中,
《指引》还特别提出了“互动交流”的打造
对于此功能打造
《指引》指出,要建多功能互动平台、汇聚政民互动资源、提倡智能问答等
对老百姓的问题咨询,要避免这样的情况↓↓
问题回答要有时效性
体现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
对互动交流通道的建设,
《指引》提出了
统一的互动交流平台:建立网民留言处理保障机制、及时公开网民留言受理反馈情况、编制答问知识库,智能应答
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这样↓↓
只有各级政府部门更加重视对政府网站的建设,用复合“潮流”的思维,才能使政府网站真正成为能满足民众需要的政务信息公开系统,成为民众与政府之间常态化互动的有效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