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5天,另一方面,臭氧污染超标同比增加6天,大气环境形势依然很严峻,共建美好环境,仍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今早,雨水初歇,登高远眺,东边的龙泉山清晰可见,仿佛近在咫尺,远山如黛,俨然一幅水墨画。
天气转好,是成都市民的共同感受,这是5月29日,一号桥的天空↓↓↓
5月25日成都蓝刷爆朋友圈↓↓↓
数据也印证着我们的感受,今年截至6月30日,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16天,优良天数比例64.1%,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102、64微克/立方米。
▲3月13日,成都的夜空
与去年同期相比↓↓↓
优良天数:增加5天,优良天数比例上升3.1个百分点。
PM10、PM2.5:分别下降5.6%、1.5%(去年同期优良天数111天,PM10、PM2.5分别为108、65微克/立方米)。
臭氧和二氧化氮:浓度同比分别上升4.5%和1.8%。
这是来自刚刚出炉的上半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报告的数据。
7月5日下午,我市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全体会议。政事君从会议上获悉,目前大气环境形势仍很严峻。
市委副书记、市长、领导小组组长罗强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工作。我市人口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突出,且今年冬季静稳天气仍然偏多,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不可盲目乐观。要切实按照“大气十条”和“650工程”等各项具体措施,继续加力加劲,突出重点,持续深入将每一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到位。
顶着严峻的形势,优良天数增加5天,这半年成都做了哪些工作?这些数字,真实记录下成都市为争取蓝天所做的努力
六大行动 铁腕治霾
一、压减燃煤行动
淘汰拆除燃煤锅炉444台
大力推进燃煤锅炉“煤改电”、“煤改气”或关闭取缔工作,368台燃煤锅炉完成清洁能源替代改造,完成年度任务的81.7%;全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淘汰拆除燃煤锅炉444台,仅余一台燃煤锅炉已关停待拆除。
▲丽雅纤维公司拆除燃煤锅炉
中心城区、天府新区共412家烧烤店完成“碳改电”改造(包括改变业态、关停58家),完成率88.4%,超额完成70%的考核目标任务,仍有42家正在改造中。
▲5月,宽窄巷子烧烤全部碳改电。
二、治污减排行动
已关闭7600余家小散乱污企业
列入落后产能淘汰计划的100户企业全部停产,正在组织设备拆除工作。小散乱污企业需关闭取缔9400余家,截至5月底已淘汰关闭7600余家,完成年度任务的80.8%。
国电金堂电厂61、62号机组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均降低50%左右。
三、控车减油行动
淘汰黄标车6382辆
开展机动车环保检测机构全覆盖检查和客运柴油车尾气现场抽检,对6家环检机构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正在研究完善绕城高峰货车限行工作方案和尾号限行扩面交通管理措施。目前已淘汰黄标车6382辆,完成率27.3%。
四、清洁降尘行动
1320个工地安装扬尘监控
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1320个符合安装条件的建设工程项目已全部安装扬尘在线视频监测设备。
▲日月大道快速路改造工程工地实时监控扬尘
加大公路硬化力度,完成70公里改造,156公里正在改造之中,年内完成400公里公路硬化改造。
五、综合执法行动
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349件
上半年全市环保系统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349件,其中刑事犯罪15件。全市对179个存在扬尘污染问题的建设项目实施了行政处罚,对1406个建设项目实施信用扣分。市城管委查处违规运渣车辆2.18万台次。市农委牵头健全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监督检查工作机制。
六、科技治霾行动
开展8个科技治霾项目
组织开展了2个军民融合和6个院校地合作科技治霾项目,重点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目前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3个区市县颗粒物浓度不降反升
上半年3个区市pm10浓度同比不降反升,7个区市县pm2.5浓度不降反升,其中3个区市pm10、pm2.5浓度同比不降反升。
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面临巨大压力
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巨大,仅次于北京,尾气污染严重。城市扬尘控制不到位,中心城区个别建筑工地夜间施工扬尘污染严重。郊区市县道路清扫、冲洗除尘不够,运渣车车厢未密闭、渣土遗漏的问题比较突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难度大:全市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分散(化工、包装印刷、家具制造、加油加气站、建筑装修等多行业),排放量大,造成全市臭氧污染严重。
坚持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
市环保局介绍,下一步将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全市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力推进铁腕治霾,确保“大气十条”和“650工程”各项措施抓实,促进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 持续深化扬尘控制,继续以建筑、市政交通、拆迁(除)、绿化“四大工地”和道路冲水除尘为重点,通过长效管理手段,控制扬尘污染,降下PM10。
◆ 强化机动车尾气防治,从“车、油、路”等方面入手,重点加强对重型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工程机械的管控。
◆ 突出防治臭氧污染,摸清底数,分类治理,大力推进77家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引导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的企业调整生产周期,尽量安排7、8月停产限产,大中型装修工程停止有机溶剂喷涂作业,减少臭氧前体物排放。
◆ 加强环境执法和宣传教育,坚持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继续加大对“小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切实发挥环保警察作用,形成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合力,强化环保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全民共治、环境共建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