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肝炎日”,这5类肝炎知识你应该知道

2017-07-28 15:05:28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今(28)日是“世界肝炎日”,四川省第七个“世界肝炎日”大型宣传活动在成都市锦江区成龙路街道辖区卓锦曼购南广场举行,宣传主题是“规范检测治疗,遏制肝炎危害”。世界卫生组织《2017全球肝炎报告》指出,目前全球约有3.25亿人感染慢性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这些病毒感染者中的绝大多数人无法获得可拯救生命的检测和治疗,因此,数百万人面临着发展到慢性肝病、癌症和死亡的风险。

今天是“世界肝炎日”

在活动现场,不仅有肝炎防治知识宣传、专家健康咨询、肝炎防治知识有奖问答、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表演,还有医务工作者代表现场宣读防治病毒性肝炎倡议书。通过本次互动,号召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到2030年实现消除乙肝的战略目标。

认识病毒性肝炎 乙肝的发病数一直高居前列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目前按病原学明确分类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病毒。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2016-2021年全球卫生部门病毒性肝炎战略草案》数据显示,急性感染以及与肝炎相关的肝癌和肝硬化每年造成140万例死亡--堪比艾滋病毒和结核病造成的死亡人数。在这些死亡人数中,有47%是由乙肝病毒造成的,48%是由丙肝病毒造成,其余部分则是由甲肝和戊肝病毒造成的。

十年内全省乙肝报告病例数下降56.6%

据介绍,1992年开始,四川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200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08年又将甲肝疫苗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甲肝、乙肝疫苗接种率逐年提高,全省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甲肝疫苗接种率均保持在95%以上。

通过肝炎综合防治措施,据悉,全省甲肝、乙肝报告发病率已连续10年下降,十年内乙肝报告病例数下降了56.6%、甲肝报告病例数下降了68.6%,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从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前1992年的7.69%下降到2014年的0.68%、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从1992年的9.68%下降到2014年的2.23%。

附件:各型肝炎防治知识

各型肝炎防治知识

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为主要病变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改善环境卫生、保障食品安全和接种疫苗是抵御该疾病的最有效方法。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可能威胁生命的肝脏感染。乙肝易转变为慢性肝炎、病程迁延,甚至引起肝硬化及肝癌。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目前没有可以预防丙肝的疫苗。

丁型肝炎(简称丁肝),是由丁型肝炎病毒(HDV)与乙型肝炎病毒等嗜肝DNA病毒共同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丁肝与乙肝重叠感染后,可促使肝损害加重,并易发展为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供预防丁型肝炎之用。

戊型肝炎(简称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可通过接种戊型肝炎疫苗、切断传播途径方式预防。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黄晶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