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晚,距离地震已经过去了超过24个小时。入夜,冷风习习,然而救援人员和震区人民的心却是火热的!即便大难在前,仍然保有四川人特有的乐观,不仅因为八方来的救援力量提供了足够的“安全感”,还因为震区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我们坚信很快九寨又是那个美丽的“人间天堂”!
现在,四川发布记者带你走进震区,带你看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带你感受依旧充满生机的九寨……
“抢险先锋” 连扛两个通宵:再累也得坚持干!
“遇难人数咋个还在涨哦?”话不多的陈忠明在看到新闻推送后,不由自主的挤出这么一句话,脸上微小的抽搐“出卖”了他的焦虑。
“8·8”九寨沟地震当天,梦乡时分的深夜,陈忠明带着国网成都供电公司的抢险任务出了发,同行的还有胡永潮,两人多年的抢险经验让他们没有理由不冲在前面。“我参加过汶川地震、芦山地震抢险救灾,包括6月份发生在茂县的山体高位垮塌的抢险救援。”他说,每当遇到重大自然灾害,他们必须冲在最前线。
就在地震发生前一夜,突如其来的大风,让成都多处电力设施出现故障,那一夜他们彻夜检修,从未合眼。任务到来时,陈忠明刚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简阳回到家,准备好好睡个大觉,而胡永潮还在电力抢修现场,得知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二人高度默契的接下任务,这一夜,又注定是个无眠夜。
记者看来,陈忠明和胡永潮并不年轻,连续两个通宵“累吗?扛得住不?”,面对记者的提问,陈忠明轻描淡写的说道“早就习惯了”。“曾经在一次抢险中连续工作了3天3夜。”胡永潮还不忘向记者炫耀“成绩”。
陈忠明坦言,在执行抢险救灾任务时说不累,那是“豁别个的”。“再累也得坚持干呐!”他说,救灾现场没电,前方很多救援工作就没法开展,而他要做的就是尽力保障电力供应,“做好本职工作,不添乱子,还能帮上点忙。”这就是他和胡永潮这次参与抢险的小心愿。
他们是医生,更是战士!浅绿色的军装下藏着一颗天使一般的心
“这个地方痛不痛?”“不痛”“那这里呢?”“也不痛”……他用手轻轻地按了按南京游客任旭晨受伤的腿,一边耐心地询问着任旭晨的感受。
联保中心成都总医院的医生为任旭晨诊断伤情
9日夜晚11点半,九寨沟县人民医院急诊室内依然灯火通明,不时有伤员陆陆续续地被送过来。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穿浅绿色的迷彩服认真地救治着病人,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西宁联勤保障中心成都总医院。
据联保中心成都总医院医生杨军介绍,9日晚上九寨沟县人民医院急救室值班工作主要由他们的队伍值守。这支队伍集结了心血管内科、普通外科等各个科室成员共计12人,每个成员都是教授级别的专家。
“根据以往多次抗震救灾救援工作经验,夜晚值班时不像白天会有那么多的外伤情况比较严重的伤员,此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对已入院伤员伤情的观察,同时也要做好批量伤员救治的准备”。杨军说,除了目前已经排班的12人,另外还有十多人就睡在隔壁,随时准备进行“战斗”,而他们今天下午一抵达现场就开始了工作没有停止。
“我们既有医生必须尽到对病人的职业责任,更要有军人保家卫国的国家责任”。言语间,流露出一种坚决。没顾得上说几句话,他的三位战友就被紧急派往楼上的重症病房进行支援。
联保中心成都总医院宣传干事李晓龙告诉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他们今天下午2点前后到达了55名救灾队员。截至目前,整个队伍共接诊伤员43人,完成3台手术。
九寨沟饭店老板娘震后唯一担忧--地震影响生意
赵清秀和家人在九寨沟月亮湾开饭店已经18年了,说起地震倒也不是第一次经历。2008年5·12地震,赵清秀和家人也在九寨沟。
但是,在8·8九寨沟地震发生时,赵清秀还是觉得有点懵。慌乱中,她试图翻越马路上的护栏但没有成功,最终导致自己手肘被摔伤。
赵清秀和家人在等待10号早晨7点钟的第一班车
坐在九寨沟县广场上的帐篷旁边,她显得比较乐观。“我们还不错,一家人平平安安。明天我们将乘车赶回绵阳老家休息一段时间”。
说起自己的生意,她突然变得有些担忧。08年5·12地震时,她是在地震发生两个月后才回去继续开门做生意。“地震对我的生意影响非常大,5·12地震发生两年后生意才回到原来的水平”。
“娘子军”震区一夜 给年轻人提建议
8日,贵州游客赵女士带着自己的女儿、母亲,姐姐和姐姐的女儿第一次来九寨沟旅游,可谓是真正的“娘子军”。
8月8日地震发生时,她和女儿正在九寨沟内一家叫做海角七号的宾馆4楼上。“妈妈,先躲进厕所内,等稳定了再往外边跑”。女儿冷静果断的处置至今让她感到欣慰。
赵女士(右一)正在和工作人员协调为老人取棉被
此时,他们正在广场上等待明天早上7点这班车前往成都市,随后飞回北京。“有一部分年轻人一人拿了两床被子,我们帐篷的老人甚至没有一床被子盖,这让我很气愤。希望这种年轻人能够多一分理解,给别人多一点帮助”。
一幕幕温暖的画面拼凑出这个震后的美丽九寨,而这温暖画面正是由这样一群人支撑起来--省内外消防、部队、武警、电力保障、通信保障、医疗、民航、红十字会……是因为他们的星夜驰援,才为温暖画面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今天肯定人多,我六点就来上班了”
六点就来上班的,可不止张姐一人,她所在的九寨沟景区保洁组好几人都早早来到了沟口。“我们知道进景区危险,就在沟口也有这么多人,垃圾肯定不会少。”这一天当中,他们默默穿梭在每个角落,扫帚清扫地面或收拾饭盒纸屑。都是住在附近的村民,“房子是有点裂缝,但是不当事,大家都是来帮忙救援的,我们也得做好我们的工作。”说话的曹大哥已经跑了无数趟,沟口停水后,为了保持厕所干净,他们不停地跑去河边提水。汗水打湿了他们蓝色的衣服,“没啥的,我们平时也挑东西走惯了,能冲干净了,大家用着也方便。”说着他又去整理洗手间里侧震落的天花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