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风貌和特色的保留愈显弥足珍贵,人们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探索新型农村发展之路。通过最有人气、最有味道的空间打造,既提升农村原生态品质,又让农村变得现代化。8月12日,德阳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龙洞村就迎来了2017国际高校建造大赛,这也意味着龙洞村的22户农房在22所国内外高校师生15天的限时设计打造下,即将换新颜。
“这个房子2008年地震之后就没人住了,对此,我们会先加固结构,然后对农房的外观和内部进行修补改造,不会完全拆掉,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变化。”
12日,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在2017国际高校建造大赛现场看到,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师生正在讨论他们的农舍改造方案。8月12日到8月26日15天的比赛时间里,他们将通过团队乡建创新设计让这座近十年无人居住的破旧农房换颜新生。
西交利物浦大学要改造的农房
“我们打算把生活区和活动区分开,后面是吃饭休息的私人区域,前面是会客的公共区域,也就是变成一个完全通透层次分明、四间屋共厅堂的建造格局。”西交利物浦大学指导老师冯国安告诉记者。
相比西交利物浦大学师生团队改造的夯土结构农舍而言,厦门大学师生团队改造的则是当地一房屋结构较为完好的农家乐。
“我们的场地是18号场地,拿到场地时,大家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这是进村最显眼的一栋建筑,而且房屋结构较为完好,忧的是场地非常大,有近200平米,而且已经属于新一批的农村房,乡土的味道有所丧失。”厦门大学师生团队告诉记者,此次他们主要改造农家乐的一层大厅、室外雨棚和木廊架,通过竹、木、砖、瓦营造传统意境的空间感觉,不仅改善农户生活条件,也使该传统农家乐变为独具特色的“山脚农家招牌挂,清凉山风灶烟吹”的文化景点,成为每年这里李花节举办时的第一个驻足点。
据悉,此次2017国际高校建造大赛由德阳市人民政府、天津大学建筑学院、CBC建筑中心主办,德阳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管理委员会、德阳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大赛以“结合自然的设计”为题,在德阳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龙洞村200多户农户中选择了分散在村内的22户农房,汇集了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22所国内外顶尖建筑院校,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以针灸的方式,一对一的可持续设计,探寻“如何以设计的力量激活乡村发展”。
“这次活动是双向改变,不仅改变我们农民的观念、理念,同时也让我们高校师生更加了解国情、了解农村。今天开启的这种方式,现在可能还感觉不到其成果,但如果坚持做下去,未来真是一段不平凡的路,一段探索新型农村发展的路。”德阳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冯发贵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为了让乡村更像乡村,结合乡村建设和自然人文,大赛提倡用乡村的设计方法,用更加创新的手法运用乡土材料,以最谦逊的方式融入原始地态,设计出真正具有感情温度并充满艺术之美的作品。
“农村它也会现代化,但是它的风貌,它的特色,它的基地在农村,它的生产、生活、生态的方式一定要区别于城市。它越农村,它就越现代化。”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邱建告诉记者。
此次大赛,高校师生与农户组成一对一设计帮扶,通过设计帮助农户提升生活品质,并结合农户的实际生活需求和经营需求,引领农户的生活美学和生活方式。另外,结合“民宿+”的主题,让参赛者的理念真正下乡,不仅是改造一个建筑,更是改变村民生活方式、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创造文化下乡的机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到乡村,带动乡村发展与复兴。
“首先是政府搭平台,做氛围,然后我们要通过政府加市场,加群众等方式,共同把品牌做好,做一个最好的IP。”德阳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冯发贵表示。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