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 台湾学子来川第一天 体验成都慢生活

2017-08-21 20:59:2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制作木梳、陶艺和皮革钱包……来自台湾高校的学生,21日下午在成都西村体验了一把“成都慢生活。”今天起,“蜀意我创”川台学生文化创意体验营暨大型网络、新媒体、电视综合专题活动正式开营。未来7天,来自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7所台湾高校的10名台湾高校学子,将和来自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旅游学院、四川传媒学员的10名四川高校学子一起,开启一段蜀风雅韵的活力旅程!

△川台两地学子在成都西村体验

“这个是我制作的陶艺‘置物盒‘。”来自台湾师范大学的学生冯思妤正在制作一个五角星的“置物盒”,说起今天的陶艺课,冯思妤说:“像回到了小时候在‘玩泥巴‘,但是心境不一样了,以前只是玩,现在是要认真把这个做好。”

△冯思妤向老师请教陶艺制作

在与冯思妤聊天时,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还解到原来冯思妤和四川有着“一脉传承”。据她介绍,她的外祖父出生于四川,在十几岁时来到台湾生活。“对于四川这块土地,我有特殊的感情。我的外祖父出生于四川,十多岁便辗转到台湾,我从小就听他述说家乡的点点滴滴。”也因为外祖父的原因,冯思妤分别在1999年和2000年两度来四川祭祖和游览。“这次是我第三次到四川,十分期待有机会体验四川文化,领略秀丽山水和人文荟萃,也感谢活动主办方为海峡两岸的年轻学子提供难能可贵的交流机会。”

用专业刀切割、再用砂纸打磨……四五道工序一遍遍重复,虽然很繁琐,但来自台湾世新大学的学生陈子耀依旧不厌其烦,认真细致。

△陈子耀认真打磨木梳的每一个细节

“这个比想象中难很多,你看我都做成这样了。”拿着手上的还未成型的木梳,陈子耀腼腆地说道。在这之前从未接触过手工活动的陈子耀在成都西村亲自体验了一把木梳的制作过程。即便嘴上说着很难,但他依旧耐心打磨,细心请教。“想要做好一点,准备送给妈妈!”

相比之下,台湾大学的学生林依蓉认为自己正在制作的皮革钥匙扣还算简单,“在高中家政课上,有学习过缝纫知识,以前也做过类似的皮革钱包,对我来说应该不难吧。”

△林依蓉展示自己制作的皮夹钥匙扣

看着林依蓉动作娴熟地将皮革一针一线缝得整整齐齐,旁边的同学都为她竖起大拇指。

来到西村,感受与台湾不一样的文创

“西村的文创氛围更加接地气。”台湾高雄树德科技大学学生张凯程向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介绍,在高雄也有类似的文创基地,也是用旧建筑翻修的。“但那边更像一个专业的产业园区,而西村是一个将文创融入到生活的地方,有很多小朋友也能够来这里体验和玩耍。”

张凯程今天制作了一个陶瓷茶盒

张凯程说,这次来到西村体验,让自己有了第一次动手做陶艺的机会,此行非常难忘。

接下来,川台学子还将参观宽窄巷子、三星堆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乐山大佛等名胜古迹,读四川,寻文创,找灵感,并共同制作具有四川元素的文创作品,让我们一同期待吧。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圆韵 实习生 廖静英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