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大片大片绿油油的水稻田间,宽敞干净的大马路穿插其中。一眼望去,稻田旁边崭新的小区楼和村民自建的小洋房分外吸引眼球,如今的崇州市桤泉镇千功村正焕然一新。
千功村村民自建的小洋楼
“现在村里绝大部分人已经搬进了新修的小区,现在我们正在试行每几栋楼或者一个小片区选举一个党员来当“区域长”,有事就找党员‘区域长‘。”魏涛告诉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两年摘掉“软弱涣散党组织”帽子 他让党员成为百姓最依赖的人
85后小伙儿魏涛,崇州市桤泉镇千功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村里千丰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
魏涛在查看田里水稻的生长情况
说起这个村党支部书记,魏涛心里有些感慨。“记得2015年宣布我当选当村支书的时候,当时就有五六个老党员直接站起来反对。他们并不相信我,因为那个时候我才28岁”。魏涛说,2015年千功村被桤泉镇党委认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他当选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下定决心摘掉这个“帽子”。
自从2016年“两学一做”学习开展以来,魏涛带领千功村党员们在村内刮起了一股“两学一做”风。在他的组织下,千功村党委将每个月第二个星期五下午定为固定党日,组织全村党员进行学习。“所有在村党员必须无条件参加,客观原因不能到场的党员也必须通过书面或者电话形式向村党支部请假”。魏涛说。
千功村党员评星公示栏
并且,在桤泉镇党委和村支部会议上,制定了千功村合格党员标准,从遵规守纪、品德善行、建言献策、示范带动、社会公益等五个方面给每一位党员评分,根据得分情况每个季度对村里的党员进行评星。
2014年,千功村村民陆续搬进统一修建的千功新居小区。但是,由于村民们还不太习惯小区式的生活,邻里间少不了为了鸡毛蒜皮小事儿而产生的争执,例如谁家的农具又乱堆放了、垃圾又没有扔到指定的地方等等。
“记得当时千功新居7、8、9号楼没有停车位,污水排放系统也有问题。当时村民就有很大意见,我们村党委在桤泉镇党委的支持下,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引进了物业和社工,在党员们和社工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让乡亲们住得舒心了”。说起这次成功经验,魏涛显得很有心得,就是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最近我们在搞一个‘小堡垒‘工程,简单说来就是让一个党员负责协调解决他周边片区村民的矛盾纠纷,将党员的作用发挥到‘最后一公里‘”。
发展稻田循环养殖 领着乡亲们一起奔小康
说起魏涛,他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就是村里千丰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有名的千功村致富带头人。
“2014年村民们每亩地分红650元,如今涨到了780元”。说起乡亲们的增收,这和当下千功村大力发展的稻田循环养殖有关。
“我们在稻田四周挖一个半五米深、两米宽的水沟,田里种水稻并套养鸭,沟里边就养鱼、龙虾或者螃蟹,这样一亩地就会有三份收入”。魏涛说道。
去年光是养鱼一亩地就赚了400多块,整个算下来一亩地要比普通种植水稻增收1000块钱左右。今年,魏涛带领合作社的乡亲们用了110亩地来推广这样的循环养殖模式,增收可想而知。
有了优质的农产品,自然得让这些产品以更好的价格销售出去。2016年,崇州市委市政府倾力打造了崇州本土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城平台--西蜀粮仓,将崇州市优质的农产品通过电商的方式销售到全国各地。
2016年下半年,西蜀粮仓通过益农平台精准覆盖城市目标消费人群,短短半年多时间内销售优质大米200余吨。其中,千功村的生态大米、虾蟹也是热销农产品的重要成员,搭着“互联网+农业”便车着实火了一把。
“接下来,我们打算继续扩大稻田里龙虾的养殖,今年我们搞了30多亩地,每亩地投放了50斤虾苗,等到明年语气会有300多斤的样子”。魏涛满怀信心地说。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