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8月29-30日,全国城乡社区儿童之家建设推进会在成都举行。涉及儿童工作的全国性会议已不是第一次选址四川,早在2011年5月,汶川地震发生3年后,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就曾在成都召开儿童友好家园项目总结暨培训会。
作为儿童之家的发源地,四川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有效提升了儿童保护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儿童保护与服务体系。
创新工作思路清晰!打开手机就能智能定位儿童之家
梳理来看,四川儿童之家建设的创新工作思路很是清晰:
--多措并举创建儿童之家
成都市以“点位试点+区域试点+顶层设计”的思路,对全市儿童之家建设进行统筹引领,探索出院落式、集聚式、散居式、校园式等建设模式。泸州、绵阳、广安、达州、巴中等市将儿童之家建设纳入民生工程,配套专项财政资金。
--示范引领提升儿童之家建设水平
目前,实现示范点项目在全省市州全覆盖,全省分别建成省、市、县级儿童之家示范点21个、1034个和3204个。
--创新手段调动政府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儿童之家建设与服务
建立网上儿童之家,打开手机就能智能定位。创建“家教微课堂”“我的活动我来说”等模式,定制儿童活动。
提供多样化服务!“四点半学校”、“5+2”关爱教育模式抢眼
值得关注的是,四川各地儿童之家建设过程中,其提供的多样化服务抢眼:
NO1:开设“四点半学校”
德阳市开设“四点半学校”,免费提供免费课业辅导,科普宣传和兴趣拓展课堂,为儿童们免费提供安全健康的学习场所。
NO2:开设“父母课堂”
遂宁市打造“社工+志愿者”的一站式服务模式,深入到各级儿童之家开设“父母课堂”、“亲子课堂”、“课外知识拓展”、“传统文化美德传承”、“户外娱乐体验”等课程,丰富儿童课外活动,提升儿童及监护人素质。
NO3:设立儿童维权工作站
南充市在“儿童之家”设立儿童维权工作站为儿童开展维权服务,结合心理咨询室,动员巾帼志愿者、“幸福导师”、“五老干部”等为儿童释疑解惑,维护儿童合法权益。
NO4:开通亲情热线
自贡市开通亲情热线,提供亲情视频,建立QQ群、微信群,畅通沟通渠道,培育亲情。
NO5:推行“5+2”贫困和留守儿童关爱教育模式
阿坝州黑水县积极推行“5+2”贫困和留守儿童关爱教育模式,由课内关爱延伸到课外关爱,既注重周一到周五在课堂上的教育,满足贫困留守儿童对知识的渴求,也注重双休日2天对贫困儿童的全面呵护和悉心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