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优势 集群发展
来到成都双流国际机场,14平方公里的机场运营区内忙碌不停,在机场北侧的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机库内,70多位工程师正对一架客机进行“保养”服务。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架飞机在进行全方位的检测维护的所有环节后,将立刻重回岗位,继续翱翔蓝天。作为全国的第四大航空机场,这里俨然成为了一个集人流、物流与资金流的重要集散地,这也直接促成了我区航空产业的崛起,并正在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已开通航线286条,吸引了50家航空公司入场运营,并拥有8家基地航空公司,执管飞机达289架;就旅客吞吐量而言,今年有望突破5000万人次。
“独特的优势,促进了双流产业平台和产业集群加速发展。”借助空港优势,目前我区依托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先后聚集了综保区、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一大批国际优势平台,为我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的航空产业生态圈,奠定了坚实基础。直接带动了我区除机场运营区外,2平方公里航空维修产业区、3.8平方公里航空物流园区和4.1平方公里航空制造产业园区的崛起和发展,吸引了273家企业在这里壮大、发展。仅2016年就实现了主营业务和税收收入分别达到了850亿元和27亿元。
开发平台 聚力壮大
每天出口量达2万件,成都本地制造的服饰鞋帽、汽配等货物,通过中国邮政跨境电商出口集散中心仓库,发至世界各地。看着仓库内忙碌的气氛,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国际分公司总经理韩琛充满底气。他告诉记者,成都双流国际快件中心有限公司,依托成都空港优势资源,与双流合力打造的中国邮政跨境电子商务(四川·双流)产业园,已经成功实现投运,并吸引了一大批跨境电商企业入驻,有效带动了产业发展。
事实上,自2016年成都获批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来,我区重点突出航空口岸、保税物流两大优势,推动口岸服务业与国际贸易无缝衔接,有序打造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圈,取得了积极成效,仅今年上半年,国际邮件快件处理量就达到了277万票,同比增长了142%;上半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更是达到了175亿元,增长了69.5%。可以说,随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和加快建设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在航空物流业的引领下,我区正在成为全市跨境电子商务先行先试的新兴经济的领跑者。
不仅如此,我区正着力建设的成都国际航空动力小镇,也正在成为我区航空产业加速发展的新引擎。2013年,成都航宇航空发动机含铼超高温合金叶片生产项目落户双流,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实现了全球化生产销售,打响了双流在航空产业重兵布局的第一枪,也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整个成都国际航空动力小镇的规划形成。
随着一系列产业发展平台的开发和建设,紧扣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和航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我区将着力构建起航空产业加速发展的生态圈。
项目情况介绍
俄罗斯直升机亚太区运营、维修与组装总部项目选址我区,项目总投资24亿元,用地约600亩,将建设包括安萨特、MI-171、KA-32等机型在内的俄罗斯直升机亚太区运营总部、亚太区维修中心、在华组装中心及直升机试飞运营基地。
运营总部用地约100 亩,将建设全球顶级的俄罗斯直升机展示中心、销售总部、办公总部、研发中心及模拟机培训基地等。
维修中心用地约200 亩,主要用于修建整机维修库、喷漆库、发动机和零部件维修厂房、航空零备件库及内饰厂房等。
组装中心用地约200亩,设计产能为50台/年,主要建设零备件仓库、组装线厂房、专用改造车间及停机坪等。
直升机试飞运营基地用地约100亩,主要建设直升机试飞起降点、停机坪、消防、气象等设备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