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危险!请避让……危险!请避让!”9月1日凌晨1时,自贡市荣县双古镇五桐村,一阵阵刺耳的预警声划破宁静的夜空。预警来自于地质灾害监控仪器。上午8点40分,4万余方土石瞬间崩塌而下,造成附近9户村民的共83间房屋垮塌,电线杆损坏20余根,周边茶园土地下沉50厘米。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从省国土资源厅获悉,危险区域涉及的46户群众共180人成功避险。
崩塌如地震 周边土地下沉50厘米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扩大转移范围,紧急转移隐患点外围的34户146人,确保万无一失。”接到报警后,自贡市副市长鲜光鹏和县政府县长郑小清率国土资源、安监、民财、财政和省地质专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
2点,村民开始陆续转移;6点村民基本转移到安全地点;7点,山体开始松动,陆续有小石块掉下来;8点40,一声巨响,“一匹山”山体大范围崩塌。据测算,“一匹山”崩塌土石方约4万立方米。
“太吓人了!要不是有智能预警系统发出报警后果真是不敢设想。”五桐村村民范德君的家距离崩塌的“一匹山”直线距离不足300米,回忆起崩塌的现场她仍心有余悸:“31日晚,就听见山上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声,不时有零星的石头滚下来,9月1日早上突然一声巨响,山就跟被炸了一样,大石头就跟泼水一样往下滚,烟雾腾起了10多米高!”
崩塌过后,双古镇五桐村地质灾害点周边已拉起了警戒线,“一匹山”犹如被刀削一般,大量滚落的巨石堆砌在山体边坡之上,整个崩塌高度达到50余米,横跨100余米,最厚度有20余米。就在离崩塌点不到50米的地方,零星散落着10余户居民房,周边的房屋不同程度出现损毁,一栋靠近事发现场的3层居民楼几根承重柱已经断裂扭曲,墙面布满长短不一裂缝,巴掌宽的裂缝从房屋中直接贯穿,房屋犹如被劈开一般。不远处,接近10万平米的茶园因为巨大的冲击力发生位移,最大下沉达到50厘米左右。
据统计,此次崩塌共造成9户村民的共83间房屋垮塌,电线杆损坏20余根,道路损毁1.5公里, 接经济损失达600余万元。
“这个地灾点6月份的时候刚刚进行地质灾害演练,人们都知道怎么跑,在崩塌发生两小时小之前,危险区域涉及群众46户180人就已经全部撤离了。”自贡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副站长李波说。自贡市荣县双古镇五桐村“一匹山”地质灾害点自2004年被发现以来,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部门做了大量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了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专职监测人,制发了两卡一表,设置了警示标识、警戒线,积极开展了应急演练和专业培训。
救命的智能系统发出的三次预警
在李波看来,这一次能成功避险,除了“打通最后一公里”之外,更重要的是信息平台的建设。2016年10月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在自贡市投入资金500万元启动市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与数据库项目建设。根据地质灾害威险程度,自贡市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了18个点安装了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山体的自动监测,一旦出现裂缝,或者山体位移,系统就自动报警。在现场预警的同时还会通过手机发送短信,提示迅速组织进行人员撤离。“一匹山”地质灾害点便是其中之一。
“智能系统2016年12月安好后,这已经是第三次预警,之前我们已经撤离了12户村民34人撤离,这一次我们扩大了撤离范围,又撤出了34户146人,先后一共撤离了46户180人。”喻驰告诉记者,今年2月14日中午11时许,监测设备监测到山体发生了位移23毫米,发出了第一次预警信号。7月,随着山体位移的增加,预警系统报警更加频繁。8月17日,专业监测设备显示位移量增大,裂缝已经达到了400毫米,“这就意味着山体随时有崩塌的危险。”李波说。接到监测系统报警后,当地政府又连夜组织撤离。
9月1日当天,报警器第三次报警。“跟过去不同,这一次一直没有停。”喻驰说,“危险,请避让”的报警声一直在双古镇五桐村上空回旋。事后,他们再次对报警设备进行了检查,“尽管设备已经有部分损坏,但是只要有电,它就会一直提醒着你。”
“在地质灾害监控方面,我们还将不断进行技术优化。在此次崩塌中立下“奇功”的市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系统目前已在雅安、南充等12个市州投入建设,项目将实现地质灾害防治从人管到技防的跨越。”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胥良说。
目前,地勘单位正在对所涉区进行地质灾害排查,并将举一反三,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再次进行排查。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