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分报酬,干的还是捡垃圾、扫垃圾的脏活累活,这样的工作你干不干?9月24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紫薇村八组的通村公路上看到,就见到这样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正用楠竹扫帚将路面垃圾扫在一起,然后将垃圾到进公路边的垃圾转运点。虽然没有一分报酬,但这个老人却干得特别认真。
这个六旬老人叫李忠枝,今年61岁,自今年1月这条近2公里长的通村泥结石公路硬化后,他每天起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义务清扫水泥公路路面。
家住纳溪区打古镇紫微村八组的李忠枝,是村里的贫困户,至今还住土墙瓦房,老伴还因病需长年吃药,家里主要收入就靠在外打工的儿子和10亩茶园。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老人,自今年1月15日通村过组的2公里泥结石路硬化后,为了让公路保持干净的路面,他就开始拿起楠竹扫帚义务清扫公路。不管寒风凛冽还是烈日炎炎,李忠枝一开始就没有间断过一次。今年1月28日,打古山乡下起罕见大雪,为了让过往车辆安全行驶,李忠枝连续两天都来回清扫积雪,确保了每一辆车和过往行人的安全。
虽然清扫过境村道没有报酬,甚至每月的两把20多元的扫帚都要自己掏钱买,一年下来就是200多元。对此,李忠枝并不在意,每每提到此事的时候,他都会用朴实的话语告诉村里人:“我不图名,更不是图利,名和利对我这个已经过了60岁的人来说也没有多大意义,只为路面更整洁,更赏心悦目。”
如今,天天坚持义务为村里清扫公路的李忠枝的行动,也感染和带动了村里的每一位群众,大家都自觉行动起来,垃圾不再乱扔,房前屋后自己打扫,村容村貌悄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李忠枝所在紫薇村,自今年5月开始,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打古镇每月一评的“洁美乡村”评选中,月月都排第一。(周超文 陈剑友 陈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