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当农家书屋管理员带出“四好”村

2017-09-06 17:33:12   四川文明网

邓国仲(左)辅导村民学习

走进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平桥村,统一的青砖碧瓦房屋掩映在绿树丛中,庭院整洁;一条条宛如玉带般的“白+黑”水泥路延伸至家门口;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的绿色农产品在家门口就被游人买走;邻里和睦,家和业兴……“今天平桥村能步入‘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四好新村,多亏了村党支部书记邓国仲这个 “农家书屋”管理员。”说起村里和自家生活的变化,平桥村民莫不感激。

农家书屋变“致富加油站”

“邓支书,你帮我查一下,这梨树春管上需要注意些啥子哟?”

3月8日上午,纳溪区大渡口镇平桥村党支部书记、农家书屋义务管理员邓国仲打开书屋门,村里的黄金梨种植大户王文清急急忙忙走了进来。听了王文清的要求,邓国仲马上从书架上取下《梨树四季管理技术》一书就查起来。王文清70岁视力不好,邓国仲找来纸和笔给记下来:梨树春季管理要以科学施肥、保障坐果、控制病虫等为重点……拿到这一“处方”,王文清高兴地离去。

如今,在平桥村,靠着农家书屋,无论是养殖还是种植方面遇到难题,村民首先想到的就是到农家书屋找邓国仲寻找解决办法。自2008年平桥村“农家书屋”建成后,为了让书屋的作用得到最大化发挥,村支书邓国仲义务担起了图书管理员职责,每天早早开门,烧上热水,供村民来书屋查找资料饮用。

笔者在书屋看到,一排排依墙而立的书橱里整齐地排列着农业科技、文学、法律、医药、卫生等类图书,旁边的报架上“沉甸甸”地挂满了最新党报,书屋书桌旁,不少村民津津有味地读书看报。“现在我通过书屋学知识,尤其是通过邓支书的讲解辅导,让我基本掌握了生态林下土鸡的养殖技术,这两年每只鸡稳赚50元,邓支书帮了大忙。”正在书橱前查阅书籍的“残疾养鸡女王”申光平说,2011年她开始来农家书屋并在邓国仲的指导下学习《科学养鸡》后,历经6年发展,一举变身为泸州市最大的养鸡大户,年获利60万元以上。2015年,她还当选“四川省劳动模范”!

农家书屋孵出“乡风文明”

“邓支书,我想问一下,如果父母在财产分割上对儿女没有一碗水端平,是否还要承担同等赡养义务?”

“《婚姻法》第21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可见,子女赡养父母是由法律明文规定,不附带任何条件。”3月11日晚,平桥村农家书屋每月一次的“乡村大讲堂”上,邓国仲就当前农村还不时发生的家庭赡养纠纷,给村民让普法课,并翻读法律条文与一村民较起真来。

“农家书屋除了满足群众的致富需求外,还应成为村民学法、守法、普及文明礼仪和破除乡村陋习的大课堂。”邓国仲介绍。由此,在普及法律知识上,邓国仲利用农家书屋丰富的法制类书籍,每月定时组织前来书屋读书的农民学习法律知识,他亲自主持法制“讲座”。为了让法律知识让村民更易于接受,在“讲座”之前的一段时间,邓国仲就搜集好发生在农民身边的案例,并配套找来法律法规书籍,以案说法,重点宣讲涉及农村征地安置补偿、外出务工和婚姻家庭、赡养老人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知识,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群众了解法律少和学习法难的问题。邓国仲还邀请区镇相关部门专家就传统文化、文明礼仪等内容进行授课,在根除陋习同时,眼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

邓国仲介绍,为提升乡风文明,平桥村这两年还开展了“三评三讲”活动,一评是否履行了法定义务、二评是否维持了公共利益、三评是否承担了家庭责任;而“三讲”则指宅地内外讲卫生、家庭邻里讲和睦、婚丧喜庆讲文明。“通过这些活动,乡风文明已在村里生根发芽,村美、家和、业兴、人乐已成平桥村民口中最时髦词汇。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近1.5万元,高出全镇平均3200元。”邓国仲说。(周超文 王玉安 文/图)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