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好丰景丨永丰村高产的“秘密”

2022-09-19 18:30:00   四川发布

  开栏语  

天府之国,沃野千里。

百姓之家,丰景万乡。

立春为始,大寒为止。

谷雨种田,芒种开镰。

干支节律,繁衍生息。

安居乐业,农为邦本。

天府粮仓,穰穰满家。

国之大者,四川答卷。

9月14日起,四川发布独家策划推出大型主题报道“天府好丰景”,我们将走进四川各大粮食主产地,在眉山东坡看高产“秘籍”,在德阳中江看撂荒地治理,在乐山井研访百里粮油走廊示范,在遂宁射洪观酒粮产业发展盛况……遍访四川盆地多个大型灌区,递交“天府粮仓”盈车嘉穟的四川答卷。 


永丰永丰,永远丰收

永丰村的“答卷”

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平原考察粮食生产时强调

哒哒哒……“开镰了!”8月20日,伴随着收割机的劳作声,在位于成绵乐城际铁路与成乐高速之间的永丰村,一畦畦金黄的稻田开镰收割。

今年6月8日,仲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赴四川考察。考察第一站,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岷江之畔的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

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步入稻田看秧苗长势,走进乡村与大家话接续振兴。如今,迎来水稻收获季节,永丰村今秋的“答卷”画下了丰收的一笔。

测产亩产780.2公斤

“天府粮仓”仓满满

成都平原源远流长而又特色鲜明的农耕文化,让这里的百姓世世代代自耕自足,乐观包容,耕读传家,安定富裕。

在永丰村的广袤农田里,金黄的稻穗在秋日的艳阳下,映照得更加耀眼。一大早,邵国东招呼着收割机驶进稻田。作为村里的种粮大户,邵国东今年承包了420亩稻田。

开足马力,收割、脱壳、输出……只见收割机一番操作、行云流水,大约20分钟第一车稻谷已经过磅称重。

“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业主邵国东,实际收获面积1131.62平方米,产量1655.3公斤,按照13.5%的水分含量,实际亩产达到了780.2公斤,祝贺!”现场,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专家对当天数据进行了测算,这一数字也让邵国东喜出望外。

“这是近年来最高的产量了。”邵国东兴奋地估算道:420亩水稻产量预计能达到32.7万公斤,按照市价计算,毛收入能超过90万元。

从前年亩均670公斤到去年的680公斤,今年亩产量有望突破700公斤。永丰村如何实现年年增产?

藏粮于地

还要藏粮于技

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农业专家,也要靠广大农民。

“永丰村共有耕地面积6320亩,目前用于种植水稻的面积达5760亩,耕地种粮率达到了91%,其中,高标准农田面积3100亩、连片规模种植面积1500亩。”据村党委书记李雪平介绍,永丰村早在2009年就开始建设高标准农田,2015年在全省率先实现“耕、种、播、收”全程机械化生产,是全省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之一。

高标准农田标准有多高?此次从河南专程赶来四川收割水稻的收割队队员夏超强深有体会:“以前的田块没有整改过,不是所有的田都能用上收割机,现在机械化水平更高了,收割速度也更快了。”

走进永丰村可以看到,一块块稻田里的水稻高矮不一,颜色深浅也各有不同。而永丰村粮食增产的秘密也在其中。

就在邵国东承包地的旁边,是200亩试验田,这是全省规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测试了超300个品种,其中筛选出20余种良品在东坡区推广栽种。邵国东今年种植的就是其中两个新品种。

“从2016年至今,每年我们会用统一的规格和管理模式选育一些新品种。”据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马均介绍:“种植过程中,会组织种粮大户到基地参观,也会在秋收后的‘一优两高’竞赛活动中对新品种进行展示,种植户可以在里面去选一些好的品种。”

除了种子不断地优中选优,永丰村在种粮技术上也是不断进行革新。

每隔一段时间,马均就会带领团队在当地组织开展水稻新品种管理技术培训。插秧、播种、中期水稻管理、病虫害防治……通过对种粮大户进行培训,然后进行规模化的推广。

马均表示,接下来,他也将继续带领更多农业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力争在水稻育种研究和种植培育技术推广上取得更大突破。

“稻菜”“稻药”轮作

耕地高效利用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今年7月,四川印发《关于全面推行田长制的意见》,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将监督管理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永丰村共有耕地面积6320亩,对于李雪平而言,做好村级“田长”任务艰巨。

“划定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责任细化到乡(镇)、村组,落实到田间地块,我们各级‘田长’也签下了耕地保护‘军令状’。”“上任”第一件事,他便找来了村里的耕地巡护队核对耕地图斑,确保“一寸都不能少”。

“耕地巡护队由全村党员牵头,不定时对耕地用途进行监管巡查,还会面向百姓开展耕地保护宣传。”永丰村党委副书记罗琼英介绍道,老百姓很稀罕土地,决不让一寸土地撂荒,保证应种尽种。

水稻收获后,空出的耕地又将如何高效利用?

永丰村采用了“稻菜” “稻药”轮作模式,粮食结束抢收后,耕地将种上蔬菜和中药材。

“9月种萝卜、西葫芦和药材,12月底至次年3月种青菜,4月正好可以赶上新一轮水稻春种。”据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第一书记刘超介绍,通过“稻菜”“稻药”轮作,不仅可以改善土壤质量,促进粮食生产,还能大幅提高农民的收入。“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8万元,在全省排名第四。”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如今,永丰村的老百姓还有了新期待。

目前,眉山正在面向全国公开征集东坡区永丰片区乡村振兴专项规划方案,以“永远丰收”为美好愿景,建设新时代“天府粮仓”样本、建设乡村振兴典范。

“我们还将以粮食生产为主,发展农旅观光产业,咱们老百姓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刘超说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