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肝包虫病规范化诊治培训班暨华西肝包虫病诊治高峰论坛获悉,四川省两型包虫病流行区患病率居全国之首,甘孜州石渠县包虫病高发居世界之首,因其高致死率,包虫病被称为“虫癌”。据了解,自体肝移植手术是目前能有效遏制乃至终结“虫癌”的治疗方式。目前,包虫病已纳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四川省财政也下拨了款项对手术患者进行补助,只要在指定医院进行手术,患者可以获得2.5万元左右的补助。
国家卫计委肝包虫病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华西医院肝脏外科\肝移植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王文涛教授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主要侵犯肝脏。人因为无意中摄入了肉眼无法察觉的被虫卵污染的食物等经口而感染,而虫卵则主要来自于狗、狐狸等体液分泌物,通过直接或间接污染食物、饮用水,而进入人的身体。更可怕的是,患病早期患者没有任何感觉和症状,潜伏期可长达5-30年,如果不及时治疗,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会对身体造成很严重的损伤,甚至威胁生命。
那么,肝包虫病如何治疗?据王文涛教授介绍,肝包虫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肝切除术能完整切除包虫,是泡型肝包虫病首选的治疗方式。然而,一旦泡型包虫病进展到晚期,就无法进行传统手术切除,只能采取肝移植术或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术进行治疗。截至目前,华西医院肝脏外科和肝移植中心已累计完成各种复杂包虫病切除2000余例。不仅如此,王文涛教授所带领的团队多次到奔赴新疆、青海、甘肃、西藏、云南等肝包虫病流行省份,及四川省内多个包虫病流行区,亲自完成或指导当地医生完成复杂肝包虫病手术,培养了一批基层医疗人才。
据了解,由于肝包虫病的危害大,早在2005年,就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2006年,国家卫生部以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形式,启动了包虫病防治项目,将包虫病纳入了国家免费救治的传染病之列。四川省也在当年启动肝包虫防治项目。(记者 刘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