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未来10年的目标,就是聚焦金银花这个药食同源的植物,探索金银花茶产业走一条农文旅深度融合的路,希望将‘汶川金银花’发展为区域性公共品牌,成为汶川乃至阿坝州的一张新名片,让金银花真正成为城里人的‘健康花’、老百姓的‘致富花’。”2022年10月9日,当记者再次联系蒋维明,问起他近况时,他信心满满又无比坚定地描绘着他的规划。
蒋维明是谁?
在汶川映秀镇,有一处香飘四方的茶坊,这座叫茶祥子的茶坊因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而闻名遐迩。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映秀镇群众经营的茶祥子制茶坊了解发展茶产业带动群众致富的情况,仔细察看传统黑茶制作工序,并勉励茶祥子精益求精、创造名牌,为“一带一路”建设多作贡献。
非遗项目西路边茶(李丹 摄)
蒋维明是茶祥子的老板。在茶祥子,无论是村民还是游客,都能在这里享受免费的茶水,10年来从未间断。不仅如此,蒋维明还恢复失传已久的西路边茶,将茶祥子发展为“丝路非遗保护传承示范基地”,更将中国茶文化推向国际。发展茶产业的同时,蒋维明带着当地老百姓一起致富,大家都亲切称他为“茶祥子”。
茶坊中的蒋维明(左)
久而久之,“茶祥子”不仅是一个人、一个茶坊、一个农文旅融合产业的称呼,更是映秀人、四川人这种乐观豁达、温柔坚毅、奋发向上精神的象征。
2012年从北京回到四川
开始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坚持10年为大家免费供茶
收集茶叶(图由受访者提供)
大铜壶、小青盏,滚烫的开水碰到发酵后的茶叶,幻化成琥珀色的茶汤。每天早上,汶川县映秀镇碉楼高耸的羌族风貌街道上,便会飘出一缕缕茶香。不一会,送完孙儿孙女上学的老茶客便会来茶祥子喝茶、下棋。南来北往的游客,或慕名而来,或机缘巧合,就都走进茶祥子,开启一段“慢时光”。
“村民和游客喜欢说,在茶祥子喝茶,感觉时间都慢下来了。”蒋维明笑笑,从2012年到映秀至今,10年时间过去了,自己感触很多,“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时,我父亲在青城山,离震中直线距离只有十几公里,巨大的地震冲击波将老人掀翻在地。所幸父亲有惊无险,在当地老乡们的帮助下,平安归家。”经此变故,蒋维明顿悟“父母在,不远游”,更在心里埋下了“要为灾区做点事”的念头。
2012年3月,机缘巧合下,汶川县政府邀请从事藏茶研究生产的民间制茶艺人蒋维明,到汶川映秀镇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西路边茶(藏茶)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一下就勾起了蒋维明心底的念头,便毅然从北京回到四川,积极恢复失传已久的西路边茶。因为感恩,便开始了免费供茶。
蒋维明(左)在茶坊内
在汶川地震后的第10年,2018年5月18日,记者曾回访过这个有名的茶坊。当时这家没有网店的传统制茶坊,一年的销售额可达300至400万元。销售负责人刘渠波介绍,“我们的初衷就是对‘西路边茶’这个阿坝非遗项目进行恢复,由当地的茶农或者农户给我们供茶,我们再加工。”
“一开始给茶祥子供茶的农户很少,因为当时不少老百姓才开始回迁,为了让老百姓增收,我们一直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收购老百姓送来的野生金银花,供茶的农户便越来越多。”刘渠波说,茶农们主要提供野生金银花、鲜花等用于制茶,总收入将近100万元,每户在5000元到15000元不等。
制茶坊的茶不仅带动了当地群众靠采茶制茶脱贫致富,解决了部分当地群众就业问题,还远销“一带一路”沿线,走上了国际舞台。2017年,“茶祥子”制茶坊参加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沿海上丝路,讲中国故事”活动,以“大土司”黑茶为主打的映秀茶随游轮出访多国。2018年,“2018欢乐春节•四川风采”活动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大土司”黑茶再度亮相异国他乡,深受国际友人喜欢。
蒋维明正在制茶
蒋维明正在制茶
2022年再出发
探索农文旅深度融合 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金银花主题馆(图由受访者提供)
“在映秀,在茶祥子,在老百姓身上,我有一个很真实的感受,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蒋维明告诉记者,映秀镇拥有大量的野生茶树和人工茶园,茶山依岷江连绵数十里,又环成都核心水源地紫坪库水库,有着得天独厚的水雾、山林地理优势,“取水煮茶,茶让茶农致富。”
蒋维明说,现在老百姓采摘金银花和茶叶鲜叶,一户人家最多收入近5万元,“就是在每年3月到6月,这3个月采摘季期间,家庭增收较少的,也能有1万元左右,其中金银花的收入占三分之二。”药食同源的金银花,不仅给品茶的人带来健康,更为当地百姓带来收入。
老乡们销售金银花(图由受访者提供)
老乡们正在挑选金银花(图由受访者提供)
蒋维明说,研究金银花后觉得特别有意思,金银花又名忍冬,跻身于四大藤花之列,“它凌冬不凋的文化寓意,和我们映秀人民自立自强的精神十分契合,更是中国人不畏艰难、百折不挠奋斗精神的体现,这和我们映秀镇全国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定位十分吻合。”
蒋维明说,茶祥子将继续深耕羌族传统金银花茶制茶技艺,将现有的金银花代用茶进行迭代升级,使其更符合市场需求和顾客需要。除此之外,茶祥子还借势映秀镇打造的休闲驿站,在驿站二楼建立“茶祥子·金银花”主题馆。这个主题馆,集金银花文化展示、“非遗”体验为一身,是探索金银花农文旅产业融合的试探性举措。
收购金银花 (图由受访者提供)
“明年是汶川地震15周年,我们希望大家再来看时,能喝上一杯热茶,也能让到映秀的人不再悲情,而是懂得和知晓生命的宽度与厚度,让内心变得更加温暖和平静。”蒋维明说,自己会继续坚持下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这份汶川情结和家国情怀保温好,让大家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把茶祥子真正变成映秀人的“会客厅”,也让更多人看到映秀人、四川人的乐观豁达、温柔坚毅、奋发向上。(记者:戴璐岭、陈淋、何佳欣)
(除标注外,其他图片由汶川融媒体中心提供,杨光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