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圆九天!这些“四川造”护航梦天实验舱发射

2022-11-02 10:25:00   四川发布

10月31日15时37分

伴随着一声响亮的点火口令

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

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

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壮丽出征!

梦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

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

此次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的背后

离不开“四川造”的助力↓


“成都造”保驾护航

空间站的“智能管家”

航天员在空间站里吃什么?喝什么?找什么?缺什么?航天科技七院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3岁的宇航团队负责给这些问题找到答案。这支队伍是空间站的“智能管家”,承研了中国空间站15个分系统之一的物资管理分系统,具体负责空间站所有物资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航天科技七院试验队员正在检查记录产品技术状态 图据蓉城政事

“智能管家团”在充分继承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将原有产品变化为适应梦天实验舱特殊需求的新产品。比如,将已有的空间站餐桌改头换面,摇身一变为梦天实验舱内可翻折的大型工作台,成为空间站内最大的维修操作平台;将已有的软质收纳袋升级换代,新研为可快速折叠收纳的存储盒,巧妙实现了对“寸土寸金”舱内空间的充分利用;让已有的防飘网变大变强,成为能够解决6名航天员进驻期间物资存储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

搭起天地信息“生命线”

10月31日15时37分,当“01”指挥员开始倒计时,一群人正紧张地盯着电脑屏幕,密切关注着发射现场画面,他们就是来自中电十所的梦天实验舱项目团队。


▲图据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据了解,中电十所牵头研制的陆海天基测控通信系统,构建了新一代综合化测控系统,搭起天地信息“生命线”,负责对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梦天舱”等航天器进行轨道测量、遥测遥控和数据传输。

其中,本次梦天任务的主力测控站中电十所研制的地面终端站,能够像智能手机一样“通用硬件平台,软件定义功能”,加载不同APP就能实现不同功能。在一个基带池平台上,可以同时处理多个天线的多路信号、运行多种工作模式,兼容不同信号波形、多频点及多目标。“在新一代测控系统中,从软件到硬件,从基础元器件到整机、系统,已全部实现国产化。”中电十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泸州造”助力冲天

此次发射的梦天舱,是中国空间站T字型构型的最后一个舱段。作为梦天实验舱发射任务的重要研制生产单位,位于泸州的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了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上点火器、起爆器、非电传爆系统、爆炸螺栓、固体小火箭和分离装置等产品的研制生产工作,所交付火工品占箭上全部火工品的97%以上;同时还承担了梦天实验舱舱电爆管、爆炸螺栓等产品的研制生产工作。


▲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员工研制产品 图据泸州发布


▲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员工研制产品 图据泸州发布

这些小小零件起到的作用十分关键:从火箭点火、助推器分离、整流罩抛离、舱箭分离,再到梦天实验舱在太空中不断调姿,整个发射任务中,每一次飞行姿态改变的背后,都离不开“泸州造”火工品的助力。


▲发射现场 图据央广网 屠海超 摄

梦圆九天,正当其时

为中国航天点赞!

为“四川造”点赞!

(综合 蓉城政事 泸州发布 成都日报)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