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泸县晚熟龙眼首批发往澳门的第一批产品已经泸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有害生物检疫和品质检验检测,符合澳门的标准,对数量确认无误,可以发运。”借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东风,9月18日上午10时,泸县晚熟龙眼供港澳专车首发仪式在泸县海潮镇流滩坝龙眼基地举行。首批检疫合格的泸州鲜龙眼经货车公路运输将用2天时间运抵澳门,这是泸州历史上本地鲜果首次直供港澳。
市委常委、副市长龚玉泉在首发仪式上表示,泸州鲜果产品借助自贸区平台首次直供港澳,意义非凡。各区县要利用好自贸区平台,相关部门要做好服务工作,把更多泸州的鲜果、蔬菜等各种农产品走出泸州、直通港澳、走向世界。
本次供货方泸县熟龙龙眼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14.13万亩龙眼基地,平均树龄25年的龙眼树中,精心挑选的85棵龙眼树采摘的新鲜龙眼,共计5吨,货值10万元人民币,将通过陆路运输方式,耗时2天运往香港和澳门。
为保证龙眼果品的鲜嫩,本次供货方泸县熟龙龙眼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先将采摘完的龙眼放入预冷库进行预冷,并在预冷库进行分级包装,然后使用泡沫箱加冰瓶进行冷藏,交由收购方海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全程冷链陆路运输的办法进行保鲜储运。
为促进这批龙眼的快速通关,中国(四川)自由贸易区川南临港片区和检验检疫局联合对该批出口港澳的龙眼实施快速送样送检和采信第三方检验结果等措施缩短这批龙眼检验检疫时间。
同时,为了保证这批龙眼的质量,泸县熟龙龙眼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按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管理规程进行种植管理。
泸州有龙眼30万亩,每年可产龙眼8万吨,除龙眼以外,泸州还是中国特早茶之乡、中国晚熟荔枝之乡、甜橙最佳适宜区。
泸县龙眼(资料图)
泸州市农业局副局长陈超表示,龙眼首次直供港澳,为泸州及泸州周边地区开辟一条农副产品外贸出口的绿色通道。下一步,泸州将按照“自贸红利,区域共享”的原则,借助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这一平台,建设农产品加工平台,深入推广农产品出口,打造特色农产品出口示范区,形成农产品出口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农业产业发展。
泸县熟龙龙眼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武万琼说,因正值9月到10月缺少鲜桂圆的空档期,所以泸县晚熟桂圆在香港澳门市场销售非常走俏。“香港澳门市场每天的龙眼的销售量能够达到300多吨,泸县的晚熟龙眼恰好错开了沿海以及泰国龙眼的生长期,正好填补了香港澳门市场龙眼空档,这次能够直通港澳对于泸县的晚熟龙眼销售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为帮助泸字号农产品走向国际,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借中国(四川)自由贸易实验区川南临港片区落地的东风,及时出台支持农产品扩大出口帮扶措施,在得知泸州企业出口龙眼需求后,为缩短流程,采取给予企业临时备案号的创新举措,仅用6天时间就完成采摘、检验检疫、储存包装、报检出口等工作。
泸县龙眼(资料图)
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处处长严玉宝说:检验检疫部门将以龙眼出口港澳为契机,把更多的农产品,比如说泸州的早茶、泸州的甜橙,这些产品也加强质量控制,搞好技术服务,使这个产品的品质更上一层楼,符合国际标准,不止是出口到全球,同时也使我们本地,我们国人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国际标准的农产品。
为促进这批龙眼的快速通关,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和检验检疫局联合对该批出口港澳的龙眼实施快速送样送检和采信第三方检验结果等措施,缩短这批龙眼检验检疫时间,为泸州及泸州周边地区开辟了一条农副产品外贸出口的绿色通道。
泸县龙眼喜获丰收(资料图)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管委会口岸和贸易工作局副局长吴津告诉记者:“下一步自贸区将发挥我们在贸易便利化方面的一些优势,继续深根农产品出口领域,培育和发掘出口企业,建立出口的软硬件平台,完善冷链物流等保障体系,帮助更多的泸州农产品走出泸州,走向世界。”(记者 李瑞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