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这些年我们着力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型与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比例失调;人才培养同构化、同质化问题突出;传统学科、传统产业人才供大于求,新兴学科及新兴产业、社会建设人才严重不足;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高端技能人才短缺;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创新人才培养不足等等。”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朱世宏在今(27)日举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报告会省级层面第三场形势报告会上说。
四川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下了哪些“功夫”?又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呢?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从报告会上获悉,除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外,四川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比如,坚定素质教育方向,提出全面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25条具体规定,制定《四川省中小学减负“十严十不准”规定》,下大力气综合治理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深入实施中小学课程改革,基本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体系、教育模式、评价方式和管理体系。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试点,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推进艺体特色学校建设,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建成180多个县级青少年宫、校外活动场所和1500多个乡村青少年宫。
在大力培养技能人才方面,四川切实加强实践教育,改革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全面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和顶岗实习,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建立以学生能力为本位、适应现代职业岗位(群)需要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同时,持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成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0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72个;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81个;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的高校达102所,已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达2000余门。
除此之外,四川还不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大力推进高校专业综合改革,更好服务产业发展。深入实施国家级、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已立项国家级项目117个、省级项目374个;推动高校面向社会、行业开门办学,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全面加强。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匹配度进一步提升,据了解,四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86%以上,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不断增强。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