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到2020年全省技术创新投入将突破530亿元

2017-09-30 17:54:05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为促进四川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近日省经信委印发《四川省“十三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指南》(以下简称《规划指南》),提出了发展目标、明确了主要任务。“十三五”期间全省技术创新投入每年增长10%以上,到2020年突破530亿元,建成1家以上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力争省级以上企业中心突破1100家,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突破40家,培育5家以上产业技术研究院。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支持产学研合作发展

根据《规划指南》,四川将建立健全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决策主体、投资主体、研发主体、科研成果转化主体和利益分配的主体。着力部署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链,引导领军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和科研单位系统布局创新链,实现创新资源的高效利用。鼓励企业探索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的运作模式。针对产业链组织研发、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与应用,以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将企业研发平台、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及行业性区域性示范基地结合起来,打造创新链。

此外,四川还将鼓励企业技术中心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形成创新生态系统。发挥行业龙头企业主导作用和高校、科研院所基础作用,鼓励开展跨行业、跨领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与模式,探索不同的政产学研结合新模式。

推进“互联网+”产业技术创新 共建“互联网+四川制造”

《规划指南》提出,要搭建“互联网+”产业合作平台,支持重点企业联合省内外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集中攻关,推动“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创新成果产业化。

在具体措施方面,四川将积极推动国内外优质互联网企业入驻四川,引进或进一步加强与腾讯、阿里巴巴、华为等知名创新型大企业的合作,共建“互联网+四川制造”、“四川云网”等公共服务平台,发展互联网+金融、物流等产业,优化升级四川省装备制造业中小企业科技服务港等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互联网+制造”试点示范行动,在航空、航天、石油、发电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打造10家数字化工厂示范应用和典型应用。在多个地级市开展中国制造2025公共服务平台、工业云等“互联网+制造”区域试点,积极向城市群、经济区拓展推行。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家利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