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四川假日旅游经济保持平稳。截至2017年10月8日,全省共接待游客7145.79万人次,同比增长5% ;其中过夜游客2460.56万人次,同比增长1.9%;一日游接待游客4685.23万人次,同比增长6.7 %;旅游总收入524.71亿元,同比增长18.9%(按可比口径计算)。
高铁游成为新风尚!古镇文化游火爆
从假日旅游市场特点来看,游客旅游需求持续增长。
看点一:自驾游、自助游是主要出行方式,高铁游成为新风尚
自驾游、自助游继续成为游客出行的主要方式。随着高铁线路在我省的进一步扩展,特别是成渝高铁线的开通运行,直接带动我省资阳、广安、内江、遂宁等成渝沿线地区游客的增长。根据本次四川省“国庆中秋”假日旅游市场调查结果显示,自驾游游客占57.77%,非自驾的自由行游客占34.37%。
看点二:古镇文化游火爆
洛带古镇接待游客57.5万人次,同比增长21.82%,街子古镇接待50.4万人次,同比增长24.56%,平乐古镇、黄龙溪古镇、阆中古城、李庄古镇分别接待55.5万人次、52.2万人次、44.3万人次、17万人次,位居各类景区前列。
看点三:乡村旅游需求旺盛
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返乡探亲游客增加,家庭组团游、亲子游成为城市居民的重要选择,感受田园风光、体验乡风民俗、参与农事采摘、品尝农家美食等休闲项目备受游客青睐。
看点四:体验式旅游需求扩大
深度体验目的地民俗、文化、生活已经成为游客的普遍需求,旅游+美食、旅游+体育、旅游+民俗等旅游产品广受欢迎。
看点五:积极打造“旅游+”产品体系
各地深入挖掘农耕民俗、红色文化、生态环境、文化节庆、体育活动、康养医疗、科技教育等资源,积极打造“旅游+”产品体系,丰富旅游新业态、新产品供给。
全域旅游建设初具成效!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
从假日旅游新形势、新发展、新成就来看,全域旅游建设初具成效。游客出行日趋理性,大香格里拉、大峨眉、川东北、川南等区域和线路受到欢迎。甘孜州、凉山州等地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甘孜州稻城亚丁景区连续多日达到游客最大承载量并启动了应急预案,海螺沟厕所革命受到游客称赞。凉山州成为自驾游热线,邛海泸山、螺髻山、泸沽湖、安哈彝寨仙人洞各大景区停车场基本饱和,挂外地牌照的中小型车辆占八成以上,全州共接待自驾车21.43万辆,再创历史新高,旅游住宿设施平均开房率达到82.23%,特色餐饮生意兴隆。
此外,智慧管理,强化保障。依托四川旅游运行监管及安全应急管理联动指挥平台,实现对主要景区、景点的实时监测,确保各景区平稳有序运行。主要旅游景区采取多种信息化手段,网上预售门票,对游客量进行实时监控,接近最大承载量时及时采取预警、疏导和控制等措施。
【四川双节旅游经济榜单】
·接待游客人次增幅前十位(全省纳入统计的部分4A级以上景区)
NO1:三苏祠(2.8万人次,83.25%)
NO2:三星堆(6.3万人次,48.24%)
NO3:四姑娘山(8万人次,同比增长47.54%)
NO4: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3.2万人次,34.66%)
NO5:稻城亚丁(7.8万人次,同比增长33.32%)
NO6:自贡恐龙博物馆(11.7万人次,同比增长25.96%)
NO7:洛带古镇(57.5万人次,同比增长21.82%)
NO8:街子古镇(50.4万人次,同比增长24.56%)
NO9:峨眉山大佛禅院(87.3万人次,21.27%)
NO10:康定情歌(木格措)风景区(4.1万人次,同比增长11.97%)
·门票收入前十位(全省纳入统计的部分4A级以上景区)
NO1:峨眉山(2436.33万元)
NO2:光雾山(2003.7万元)
NO3: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1799.66万元)
NO4:乐山大佛(1770.25万元)
NO5:都江堰(1666.7万元)
NO6:剑门关(1537.9万元)
NO7:阆中古城(1418.75万元)
NO8:青城山(1168.43万元)
NO9:碧峰峡(1031.37万元)
NO10:稻城亚丁(903.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