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304.48万人

2017-10-11 16:36:06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促进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截至2016年底,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304.48万人,比2011年增加 71.58万人,增幅30.7%,高:中:初比例为11:36:53。

到2020年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将达367万人

四川省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对于四川转型发展的特殊意义和作用,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出台了《四川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明确到2020年,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将达到367万人,较“十二五”末增长25.6%,规模居西部第一。此外,《规划》还确立了“十三五”期间重点实施的6大人才工程和7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任务。

四川采取系列重要举措 释放人才活力

为积极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放管服”改革、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四川省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出台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权“10条政策”、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16条政策”。今年3月,四川省印发了《四川省扩大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人事自主权十条政策》,从公开招聘、人员流动、编制管理、岗位管理、职称评审、薪酬分配、公共服务等10个方面破除制约人才体制的“痛点”,打通束缚创新机制的“堵点”,全面创新突破,为用人单位“放权松绑”,用行政权力的“减法”换来创新创业的“乘法”,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

四川省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在职称体系上,率先在全国推出“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卫生职称系列评审政策,得到人社部、国家卫计委肯定;在评价标准上,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着力破解“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问题;在评价机制上不断拓展评价服务范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组织从业人员职称工作的通知》,着力打破户籍、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制约,为非公有制组织专业技术人才提供统一、平等的职称政策环境。2015年政策实施以来,仅建筑行业即有2558名非公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在管理服务上,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四川下放职称评审权率先在教育系统推开。

突出“高精尖缺” 四川拥有两院院士57名

近年来,四川省省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坚持把培养造就高层次领军人才作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抓手,推行以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优秀专家为主的选拔培养制度,以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支持经费为主的资助制度。

目前,一支以两院院士为龙头、以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为中坚、以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为骨干的“塔尖”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已初具规模。截至2016年底,全省拥有两院院士57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4159名,其中我省高端成长型产业、新兴先导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等领域专家占41%。

此外,近年来,四川省依托项目吸引4000多名博士进站从事科学研究,出站后60%以上留川工作,其中大多数已成为本学科、本专业的学术和技术骨干,有的已成为学术技术带头人。此外,以高级研修项目为统领,四川共培养培训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人才25万人次;深入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累计培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万人次。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