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看变化⑥丨全省“四江六港”绘出川江出海新坐标

2017-10-15 16:30:57   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四川观察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但四川地处西南内陆交通一直比较软肋。五年来,在陆路上的傲人成果让我们也引以为傲,“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即将成为“历史”。其实,这五年来,依托黄金水道,我省水运也迈上新台阶。今天的《云端看变化》,就让我们从看中,俯瞰全省“四江六港”绘出川江出海新坐标。

这两港吞吐量增长40倍

泸州港地处长江、沱江、赤水河等干、支流交汇处,川滇黔渝结合部、四川盆地南部城市泸州市,是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二类水运口岸,四川唯一的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和四川第一大港。

宜宾港位于长江、岷江、金沙江三江汇合处。宜宾港分为翠柏港区、南溪港区、江安港区、新市港区4个港区,涵盖志城、罗龙、白沙、新发等11个作业区。规划港口可利用岸线75.7公里及其陆域,规划到2030年宜宾港集装箱吞吐能力达400万标箱,远期达500万标箱。

近年,泸州港、宜宾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了近40倍,可以说是跨越式发展。

新港口陆续开港

广安港是四川省的重要港口之一,是广安--南充--广元港口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川东北经济区第一个现代化港口,也是川东北经济区规划中最大的一个港口。

广元港位于位于嘉陵江上游。是四川第三大港口。2030年可以进出1500万吨直达上海。2012年前重点建设张家坝、红岩作业区,达到303万吨的通过能力,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为10万TEU。

专港专用成长江最大

南充港河西码头为长江上游最大化工专用码头。早在2003年,南充港的货物吞吐量为69万吨,旅客吞吐量49万人次。2001年底开工建设的南充港一期工程已经建成500吨级散货泊位4个,客运泊位1个。随着嘉陵江梯级的逐步建成,水域和航道条件将得到提高,沿江港口及配套设施相继完善。

全省“四江六港”绘出川江出海新坐标已然成形,四川正以开放的心态迎接发展、迎接挑战、迎接未来。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