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形势和社会运行情况怎么样,23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全市前三季度经济社会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市统计局、市住建局、市教体局、市商务局、市科知局等5个市级部门负责人向媒体发布了近期我市经济社会热点,并逐一回答记者提问。
市统计局局长张贵刚介绍,经省统计局审定,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5.25亿元,同比增长8.5%,总量居全省第2位,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8.03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680.65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596.57亿元,增长10.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2:45.2:39.6。
市住建局局长申泽介绍,今年1-9月,全市建筑业产值完成351.8亿元,同比增长26%,达到了预期增长25.5%的目标任务,全市新增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4家、达到23家,新增二级施工总承包企业6家、达到166家。
市教体局局长胡东介绍,通过系列举措,近年来,我市普通高中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持续提升,在2017年高考中实现了本科硬上线和上线率的高位双增长,本科硬上线率、本科硬上线万人比等多项重要指标继续领跑全川。据介绍,截止今年9月底,我市共有46632名考生被高校录取,总录取率达90%。其中,本科录取率为69.5%,高于全省本科录取率24个百分点;重点本科录取率为34.25%,高于全省重点本科录取率21个百分点。同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3所顶级大学录取我市考生102名,录取人数达全省三分之一以上。
市商务局局长潘大钦介绍,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在现代服务业、消费促进、电子商务、外向型经济等重点领域,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绵阳电商产业综合竞争力走在西部地级市前列。1-9月全市实现网络交易额2266.1亿,居全省第二位,增长28.47%;其中网络零售70.5亿元,增长28.94%。
市科知局副局长刘正义介绍,全市继续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完善创新创业政策、引进培育创新创业主体、夯实丰富创新创业平台,形成了以科技创新和军民融合为特色的绵阳双创模式,促进了全市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向前发展。今年前三季度,我市的双创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目前孵化平台基本实现了全域、全环节覆盖,今年新增孵化机构8家,全市孵化器达到58家。
2017年前三季度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635家,全市认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超过1万家;新增升规入统企业65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4家,川藏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469家。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1-9月,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7044件、344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39.34%。(全媒体记者 兰建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