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翟常委刚到任时一周就一次、二次、三次来,有时还一个人悄悄来,3年到我们冒水村加起来可能有500天。”提到翟金坚,阿坝州小金县冒水村党支部书记陈望慧滔滔不绝,“2年多时间,我们村‘万元户’变‘十万元户’,家家户户银行卡上都有存款了,多亏了他们带领我们往前冲。”
去年,冒水村村民自发举办了第一届“幸福冒水·感恩节”,翟金坚因工作安排没能来到现场。“当时许多村民找他,我们感恩的人怎么没有来?明天我们要举行第二届感恩节,邀请他一定要来现场。”陈望慧说。
翟金坚是新一轮浙川对口工作援川干部,小金县委常委、副县长,听了陈望慧的描述让记者对这位“援派铁军”充满好奇。
近日,“浙川一家亲,共铸山海情”浙川对口工作主题采访团第一组记者走进甘孜、阿坝,探寻两地携手共进的动人故事。5月16日晚,在阿坝州小金县,记者见到了从成都匆匆赶回县城的翟金坚。
相较于记者在冒水村村委会里见到的合照中的人,眼前的翟金坚还要清瘦不少,一副透明框架眼镜,皮肤被高原的太阳晒得黝黑。
听闻记者想和他聊一聊工作队三年的经历,走在小金县城的街头,翟金坚依着栏杆开启了他近一个小时的讲述。
从“末班生”跃升乡村振兴“冒尖村”
“陈望慧书记说我去了500天还是给我加了蛮多天。”翟金坚笑了笑,不过3、400天还是有的。
2021年6月,初到任的翟金坚县里就给他下了一个任务,能不能在全县111个村里找一个“样板村”。“我那时理解,就是要找一个村做榜样。”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新一轮浙川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内容,浙江湖州是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此前在湖州德清任职的翟金坚都有着丰富的基层经验。“我们在湖州已经形成了一套乡村振兴‘美丽闭环’,产业先行的理念已植入当地的各个村庄。”在他看来,想要这个村能在小金成为范本,这个村需具备地理优势与产业优势,更重要的是有一个良好的“带头人”。
“过去外界对冒水村都是山高坡陡、民居分散的印象,但冒水村紧邻熊猫大道,位处四姑娘山景区与小金县城的中间,村上发展有小金玫瑰产业,玫瑰姐姐陈望慧也是村里的产业带头人。”虽然冒水村当时在整个小金111个村里成绩并不算突出,“如果只是把一个90分的村做到100分,那没有挑战。”翟金坚说,这样冒水村的乡村振兴才具有“样板性”,并且才能形成可复制的经验。
经过深入调研,翟金坚借鉴浙江德清县农村综合改革集成经验及数字乡村创新实践经验,重点围绕“一图治理、一楼综合、一业提升、一域美丽”四大领域,对接中国美术学院等规划设计团队,同时聘请上海、北京等规划专家作为乡村振兴顾问,编制冒水村乡村振兴规划──涵盖数字乡村、基础设施、玫瑰产业、民宿旅游等多个方面,投入帮扶资金3000万元,探索了一条生态文明引领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路径。
“冒水村民人均纯收入2023年实现2.2万元,比2020年增加了4000元。”陈望慧说,“原来我们只有十几家农家乐,这三年我们陆续发展了39家民宿,现在好多村民都想搞民宿我们还上门规劝让他们算好账、计划好。”
村民设立“感恩节” 浙川两地“双向奔赴”
今年“感恩节”,翟金坚多了一个新身份──冒水村荣誉村民。但在他看来,自己做的是最普通、最平常的工作。“反而是村民们给了我更多的感动。”翟金坚回忆,在对全村进行风貌改造、污水纳管、道路环通、绿化美化过程中,不少村民自己花钱买材料对房屋外观进行整修,自己参与家园共建、日常事务共管、社会秩序共治。
平日里,翟金坚工作很忙,时常走村串户;夜深时,他就和村民、村干部一道拉家常。“我们还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冒水夜话’。”正是这样质朴的交流,也给了翟金坚工作上不少的启发。
把荒地变基地,支持设备改良、整合人才专家、链接下游企业,让玫瑰生产基地“热起来”;把民房变民宿,引进上海设计公司提供价值130万元的设计支持,将闲置民房设计成为高端野奢民宿;引进中国美妆小镇美妆健康协会开发运营主题民宿示范群落;引进自然圣境教育公司创办夹金生态学习基地,村集体增收可达50余万元……
翟金坚把自己形容为播撒“种子”的人,重要的是把乡村振兴理念植入到每个村。而正是平日里播下的“种子”,在不断地浇灌,“千万工程”经验就可以在小金县开花结果,冒水村也成为浙江“千万工程”在川西高原实践中的典型示范。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