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今(9)日,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大会隆重召开。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从会上获悉,成都新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明显阶段:2003年新经济开始萌芽,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始布局,电子信息技术逐渐向各行各业广泛渗透;2010年新经济开始起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2015年新经济开始蓄势,人才引进、创新创业共同作用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金融商务、文化创意等领域,一批“双创”种子和初创高科技企业迅速成长,新经济蓄势待发。
呈现出核心技术突破等五大特点
目前,成都市新经济总量指数、发展指数、竞争为分别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四、第六和第七位,大数据层计算、数字金融等新经济代表行业在全国城市位居前列,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和较大的发展潜力。
以科技创新、集成创新为核心的新技术取得突破。科技创新从单一创新转向技术维度集成创新,核动力、生物医药等领域多项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科技与经济深度融通。2016年,全市拥有各类研发机构965家,科技进步贡献率约63.4%,发明专利申请量近两年平均增长33.7%。
以科技型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风投机构为主角的新组织异军突起。伴随“双创”热潮,从孵化器到众创空间,再到创新生态营造,各类新兴市场主体裂变增长。近两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共58.4万户,年均增速达34.1%。其中,科技企业24396家,潜在独角兽企业31家。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产业加快发展。产业组织形式智能化、生态化,信息网络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培育形成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16年,全市新经济产业增幅规过10%,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846亿元。
以跨界融合、创新裂变为特征的新业态不断涌现。“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产业价值链的分解、融合,衍生叠加出科技服务、科技金融、网络视听、数字经济、新媒体等新兴业态。
以线上线下、共享共赢为理念的新模式层出不穷。“互联网十”改变传统商业模式,推动企业从价值传递环节向价值创造环节加快渗透,开启线上线下新模式。成都聚集共享经济企业超过100家,上半年网络零售额达1050.7亿元,增长44.5%。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夏寒 张娜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