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来
四川多地着力抢抓低空经济新机遇
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并加速落地
进展如何?
一起来看↓
▶看产业布局◀
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已在北川成型起势
4月初,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出台《北川羌族自治县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十条政策(试行)》,给予低空经济企业最高1000万元的单项奖励,同时组建设立10亿元的通航及无人机产业基金。4月底,发布首批涉及无人机空地一体化数字乡村平台、低空游览、航空主题研学、环保对比监测设备无人机运输等10个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清单,为发展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探索丰富的应用场景。
6月,曾在北川完成高滑试验的我国自主研制HH-100商用无人运输机首飞成功,意味着北川低空经济正在乘风而起,朝着打造西部通航产业创新高地的目标蓄势起航。
7月,“中国(绵阳)科技城低空试验测试中心”在北川宣布成立,该中心是西南地区首家综合化低空创新试验测试中心,具备试飞基地和多种典型气候的飞行场景。
作为绵阳低空经济发展的主要承载地,目前,集研发测试、装备制造、运营培训、场景应用为一体的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已在北川成型起势。
成都低空经济产业正“全面开花”
5月,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2024年工作要点发布,将低空经济新增为今年成都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打造的重点产业链。前不久,成都市促进航空发动机产业和工业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两个专项政策实施细则印发,进一步加速低空经济“入场”。
在全国各地纷纷布局低空经济之际,成都力争打造西部低空中心,跨省低空物流、市区“打飞的”等“飞起来”的应用场景接连登场亮相,成都本土企业也正积极开拓越来越贴近日常生活的低空配送场景。
7月3日,成都市金堂县与第一通航传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就成都国际飞行大会项目开展深度洽谈,现场举行项目签约仪式,合作双方将聚焦做优“低空+文旅”产业,在淮州新城布局特技飞行表演、航空运动表演、地面航空体验活动、飞行器地面展示、航空主题文艺演出等低空经济消费场景,打造航空消费项目与消费群体聚集区,预计带动游客150万-200万人。
▶看应用场景◀
自贡率先实现全省医疗物资低空运输航线首飞
6月4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特别提到,要充分发挥自贡、彭州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作用,推进无人驾驶航空运行管理、风险评估、技术应用等方面协同发展。
据悉,聚焦低空经济“新场景”“新业态”拓展,自贡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划设城市低空物流航线25条,率先实现全省医疗物资低空运输航线首飞,成为国内首个低空医疗物流网络全覆盖的城市。
此外,自贡不断拓宽应用场景。瞄准未来打“飞的”上班,沃兰特已研制VE25型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第一架“自贡造”eVTOL将于今年下线,预计到2026年有10至20架投入商业运行,在全川低空观光、城市出行等应用场景开展试点运行。
“干-支-末”跨省低空物流在成都金堂首航成功
《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到2027年,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在物流配送等领域实现商业应用;到2030年,“干-支-末”无人机配送网络实现安全高效运行。
6月28日上午8时30分,一架Kodiak100(大棕熊)型号的固定翼通航飞机从贵阳出发,于10时15分安全降落成都淮州机场,其运载的约800千克贵阳蜂糖李等特色经济产品同机抵达。这些货物经卸载、安检、挑件等中转环节后,随即交由丰翼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通过丰翼科技无人机运输至金堂县科玛小镇,最终由快递员配送至客户手中,相较于传统运输方式,减少物流运输中转时长8小时,提升服务配送效率20%。同时,位于淮州新城的成都国际职教城配送点也实现了无人机配送。这标志着国内首个“干-支-末”跨省低空物流在成都金堂首航成功。
据了解,此次开展的跨省“低空+物流”,是综合运用有人机与无人机,构建航空物流“干-支-末”网络的一次积极探索与大胆实践,也是当前国内首个“干线运输+支线物流+末端配送”全链路采用低空运载模式的成功案例。
▶看平台建设◀
全国首个无人机适航公共服务平台落地成都彭州
4月,西部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大会在彭召开,启动了湔江实验室,标志着全国首个无人机适航公共服务平台在彭落地。该实验室由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管理局指导,将发挥“天空之眼”无人机试飞基地企业和科研机构集聚优势,促进无人机适航能力建设、标准体系探索、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
据了解,湔江实验室将启动纵横大鹏CW-100等型号低空飞行器适航取证工作,根据适航能力建设需求,吸引更多高校、科研院所、权威三方检测机构和行业顶尖人才集聚,争当低空经济领域适航取证等技术服务的“拓荒者”。
从物流配送的“空中动脉”
到旅游观光的“云端视角”
再到应急救援的“空中桥梁”
......
四川低空经济
从“起飞”到“腾飞”的活力图景
正在一步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