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上午
在泸州市神臂城船厂作业区
一艘大船初见雏形
这是什么船?
一起来看
↓↓↓
“全省首批增程式电动集散货船项目是四川港投集团所属新通道物流公司重点打造的科技创新项目之一。项目规划投资建造6艘1100吨增程式电动集散多用途货运船舶,泸州承建两艘。”泸州市航务管理局船舶检验科科长胡兴伟介绍,该船总长63米、型宽10.98米、型深3.2米,设计吃水1.8米,续航力达2800公里。建造完成后,这两艘船舶将在广安港入籍,主要从事“广安—重庆”航线运输。
增程式电动集散货船采用油电混合、电力推进等新技术,全船由柴油发电机组、磷酸铁锂电池及光伏太阳能板供电,与同尺度船舶相比,载重量大、载箱量多。
订单来自广安
为嘉陵江量身打造船型
今年7月,泸州市神臂城船厂接到来自广安港的订单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深入研究,仅半个月就达到开工条件。目前,第一艘船舶船底结构基本安装完成,正在进行舷侧边舱的预制安装。另一艘已完成底板铺设,即将进入船底结构安装阶段,计划12月全部建造完成。
此次建造的增程式电动集散货船是为嘉陵江水域量身定制的新一代嘉陵江标准船型,具有更优的操作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基于嘉陵江水域航道弯道多、水流急、吃水浅的航道特点,该船创新使用直线首柱及尖首线型设计,有效减少兴波阻力和浅水航行阻力;采用纵流方尾+收放式压浪板组合形式,改善船舶浅吃水冲滩过程中尾部吸底下沉现象,减少冲滩动力损耗;采用CCS认证的“全向高效直翼舵桨推进装置”,节省船舶能耗、提高船舶空间利用率,增加船舶载货量,其优良的操控性能大幅提高了船舶急流航段的航行安全;同时使用柴油发电机电力推进,增程式电池推进、光伏太阳能混合动力系统,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从传统到绿色
泸州船舶制造企业订单不断
泸州市神臂城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技术突破为神臂城船厂带来更多订单,目前在手订单有12艘,其中电动船舶2艘。今年,船厂已建造完成3艘,分别是散货船揽江77、蜀南6号和平安渡运客船中坝2号。另外9艘在建的船舶中,预计10月能完成交付8艘。
“当前,泸州正加快推动电动船舶行业发展,这两艘1100吨增程式电动集散货船便是缩影之一。”胡兴伟说,除神臂城船厂,四川布雷斯韦尔游艇公司也一直致力于新能源船舶的研发制造。
“推动电动船舶产业发展,泸州从完善船舶配套产业链、构建智能制造生产管理体系和提升船舶研发能力三方面发力。”胡兴伟说。泸州一直坚持打造构成要素齐全、产业规模领先、产业分布集中的船舶产业集群,实现船舶工业从传统制造走向绿色制造。同时,积极推动“互联网+”船舶制造,不断提升船舶工业制造现代化水平,探索与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合作模式,推进前沿技术与船舶制造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