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8月30日,记者从四川省文物局获悉,作为全国文物普查试点县,资阳市安岳县现已圆满完成实地调查等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外业工作。
8月以来,调查46个乡镇(街道)、553个村,完成912处“三普”数据复查……1个月不到,资阳市安岳县圆满完成文物普查外业工作。作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国家级试点县(石窟寺及石刻),该县正以实际行动为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全面推进贡献智慧力量。
安岳县全县46个乡镇(街道)均已建立本级普查机构,形成了以县文物局为牵头单位、16个相关部门(单位)协同配合、46个乡镇(街道)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为了提高普查的效率和准确性,安岳县引入了10套无人机、手持采集终端和测距仪等专业设备,辅助野外调查数据采集工作。在普查工作中,安岳县通过组织普查队员积极参与线上培训、线下培训班和市县业务培训,确保所有普查相关人员都了解普查政策及要求,熟悉掌握普查标准规范、系统及软件操作。同时,设立专家指导组,由省考古研究院专家牵头,对普查中出现的问题全程提供专家咨询意见。
此外,当地还特别重视对人才的支撑和培养,集校地合作之智,与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达成普查调研课题合作,协调环境设计专业7名硕士研究生参与文物点位专业图像绘制,同时借助省市文物专家、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组建了一支支专业素养高、战斗力强的普查队伍,全面提高普查质效。
作为全国文物普查试点县,安岳县承担着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和借鉴的重要使命。10支数据普查分队科学制定每日普查工作计划,高效开展野外调查,每日总结复盘编写工作日志,整理备份普查数据及影像资料,确保普查成果全部留档和全过程可溯源检查。
据悉,未来,安岳县将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文物普查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同时探索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新路径、新方法,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