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我的女儿是苏东坡的粉丝!”塞尔维亚《Pecat周刊》记者布兰科·祖约维奇在三苏祠激动地向记者分享女儿交给他的“打卡任务”。9月2日,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调研行来到眉山,在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海外媒体团的记者们体验了一天“东坡生活”。
踏上蜿蜒的石板路,古香古色的建筑一一呈现,草繁木茂的园林在身边展开……跟随讲解,调研团对三苏父子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等一一进行了解,一步一景的三苏祠园林让外国媒体人连连称赞。“我的女儿是苏东坡的粉丝!”布兰科·祖约维奇在三苏祠各处打卡,完成女儿交给他的任务。据了解,布兰科的女儿在塞尔维亚攻读中文专业,是苏东坡的“小迷妹”,此行,布兰科买了《千古第一文人·苏东坡》准备作为送给女儿的惊喜,“因为女儿的热爱,我也对三苏有所了解,我喜欢苏轼的豁达态度。”布兰科表示想要邀请更多国家的小朋友来三苏祠学习,传播三苏文化。
同样的,匈牙利民主传媒集团执行总编辑大卫·本奇克也表示,共建“一带一路”是推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回程后他计划用五个报纸版面来报道包括三苏祠在内的中国文化。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东坡的一生,尤其偏爱竹。此行眉山,调研团还来到了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体验非遗竹编的非凡魅力。竹灯笼、竹桌椅、竹饰品、竹茶器、竹画……这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是竹子打造,让调研团的外国媒体人啧啧称奇,赞比亚国家广播公司运营总监纳鲁米诺不停地对每一件竹器拍照记录,“赞比亚也有竹子,但没有发展出这样的技艺。”纳鲁米诺直言要向中国学习,“我要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通过媒体的力量,推动赞比亚创造一个新的产业”。
加纳通讯社首席执行官阿尔贝特·科菲·奥乌苏也很喜欢竹编的各种器具,“中国竹编从传统文化中诞生,很值得尊敬。”他用了一个特别的词“幻化”来形容竹编艺术,“把竹子幻化成不同的东西让人印象深刻,了不起!”
在竹编体验环节,多位海外媒体人都向记者展示了体验竹编技法时,自己用竹子编成的小金鱼,纷纷表示“很可爱,要带给家人”。
此外,调研团还走进了眉山吉香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园,体验了一盘正宗的“东坡泡菜”。多位外国媒体人亲自动手,从看、听、闻、做、尝全面地了解了四川泡菜文化。
四川新传媒集团记者 刘茜 何征梦 许明智(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