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15部门为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划重点”

2024-09-13 11:03: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记者从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获悉,为全面推进全省重点寄生虫病的控制与消除进程,减少寄生虫病危害,日前,省疾控局等15个部门印发了《四川省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综合防治实施方案(2024—2030年)》(简称《方案》),提出到2030年,全省所有包虫病流行县达到疫情控制标准,继续巩固全省消除疟疾成果,进一步降低黑热病公共卫生危害,降低人群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率,推进土源性线虫病传播控制和阻断进程,控制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和暴发。

《方案》明确了具体目标:

包虫病:到2025年,18个流行县达到疫情控制标准,其中2个流行县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到2030年,35个流行县全部达到疫情控制标准,其中24个流行县达到传播控制标准,6个流行县达到传播阻断标准,2个流行县达到消除标准。包虫病监测体系持续完善。

疟疾:无输入继发二代疟疾病例。疟疾诊治、监测和应急响应能力持续提升巩固。

黑热病:到2025年和2030年,6个重点流行县中,发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的县分别达到4个和5个。

土源性线虫病:以2016—2024年监测结果为基线,到2025年和2030年,土源性线虫感染率≥10%的流行县感染率分别下降20%和40%以上,其余地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下降10%和30%以上。

食源性寄生虫病:到2025年和2030年,肝吸虫感染率继续维持较低流行水平。控制带绦虫病、囊尾蚴病、肺吸虫病流行,防止广州管圆线虫病、旋毛虫病等食源性寄生虫病暴发。

《方案》提出了防治策略和措施:

(一)全面推进包虫病综合防治。在包虫病流行区采取“以传染源控制为主、中间宿主防控与病人规范查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二)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采取“及时发现,精准阻传”防止再传播策略,加强诊治、监测和响应能力建设,以输入性传染源的监测和精准处置为核心,防止输入再传播,持续巩固消除成果。

(三)降低黑热病公共卫生危害。在黑热病流行区采取“及时发现和救治患者、传染源和媒介控制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非黑热病流行区开展病例监测和救治。

(四)控制土源性线虫病和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采取“以健康科普为先导、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依托全省监测体系,实施健康科普、人畜化疗、改水改厕和食品安全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