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9月13日,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四川省庆丰收活动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丰收节四川庆祝活动以“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天府”为主题。成都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方面都有哪些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成都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力打造体现公园城市特质、城乡融合优势、蜀风雅韵气质的现代化乡村。”发布会上,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古建桥进行了详细介绍。
优化乡村建设路径。成都市印发《成都市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域推进“百村先行、千村提升”工程和乡村建设“十大行动”。制定村庄建设导则,出台分类建设指引,每年布局建设先行村重点村各50个,推动17个涉农区(市)县各形成1个以上重点片区,连片打造5条和美乡村示范带。设立每年1.5亿元财政专项激励资金,对市级先行村、重点村给予150万元/村资金支持。2024年,优选10个和美乡村开展提升建设,给予800万元/村资金支持。
提升乡村宜居品质。成都市统筹推进农村路水电气讯设施补短,农村公路路网密度达181.8公里/百平方公里,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达97%,新建农村供水管网300余公里。整体优化农村功能风貌和人居环境,以白墙黛瓦川西民居风格为导向改造农房风貌4000栋,全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96.2%。
培育乡村宜业动能。成都市实施千亿级现代都市农业集群培育提升行动,做精新津黄辣丁、都江堰猕猴桃等“土特产”,延链布局农机装备、智慧农业、农村电商、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态,累计开发乡村消费新场景100个,全市休闲农业营收突破445亿元。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广多村合作、整镇组团、跨镇抱团模式,试点“村庄经营计划”,涌现出彭州市宝山村、简阳市尤安村等一大批集体经济强村。
丰富乡村文明内涵。成都市传承发展天府农耕文化,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以“微网实格”“智慧蓉城”双向赋能乡村治理,累计创建国家级、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14个、示范村113个。组建首批“5+8+N”乡村振兴专家人才服务团,下沉乡村开展“组团式”巡回服务,引导原村民、“新农人”、“农创客”等入乡返乡建设,累计选培现代农业领军人才34人、乡村振兴领军人才19人。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 实习记者 许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