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当一艘船沉入海底 当一个人成了谜 你不知道 他们为何离去……”2014年,电影《后会无期》的制片人方励,在参与浙江东极岛的拍摄时,第一次听说了“里斯本丸”。
20世纪40年代,日军占领香港,数千名英国士兵被俘。1942年,满载着英国战俘的“里斯本丸”号客货船,原计划从香港驶向日本,但却在行驶至东极岛附近海域时,因未悬挂任何战俘标志以及安放大炮,被美军潜艇击中,随后日军将所有战俘封锁在船舱底。伴随船的沉没,843名英俘遇难,384名英俘被当地渔民救起。
“七十多年来,没人找到这艘沉船,这引起我巨大的好奇心。八百多个年轻人葬身于异乡的海底,他们是谁?发生了什么?”茫茫大海里消失的船只,尘封历史里渐渐被遗忘的人,成了方励和制作团队后来8年里执着的追寻。辗转英、美、日、中,团队极尽所能地寻访“里斯本丸”沉没的核心当事人及后代,试图无限接近这艘二战“死亡之船”的沉船真相。
2024年9月6日,由方励执导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在中国大陆院线上映。截至9月25日中午,该影片已累计票房2797.6万,成为当前的2024年国产纪录片内地冠军。接近7万名观众在豆瓣上打出“9.3”的高分,线上线下可谓好评如潮。
“让人惊叹的是,这段历史能够表达得这么完整、丰满、鲜活。以至于影片上映后,我们收获了无数的感动。”峨眉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梅,是《里斯本丸沉没》的出品人之一。在她看来,影片就像石头投进湖里,已经荡起了一圈圈的涟漪,并在越来越广阔的人群范围里,掀起了同频共振的强大力量。
影片制作艰难时刻,坚定多次“鼎力相助”
出品人韩梅:欣慰!《里斯本丸沉没》完成了“三次打捞”
“出生成长于成都的方励,是个非常有趣的人。事实上,他是峨影多年的好友,我们一直有密切的合作。”2018年,那是韩梅第一次从方励那里听到“里斯本丸”的故事。深耕电影行业多年,她敏锐察觉,“故事本身就具有传奇性,再加上被历史所遗忘,这让它更呈现出特别的冲击力。”
2018年,峨影投资公司开始追踪“里斯本丸”选题,并第一时间支持和参与了影片的制作过程。时间跨度久、寻访范围广、制作周期长、新冠疫情冲击……在拍摄过程中,种种困难使得影片资金链几度断裂,而到制作后期,动画、特效等内容元素的不断加入,也让“主心骨”方励时时面临“资金这根弦又要崩盘了”,只能多次选择掏出家底来填补。
韩梅直言,方励就是一个纯粹的行动者,“他就是有着老男孩的那种纯真,特别是为了他认为值得追求的事情,可以折腾到倾家荡产。物质的多寡早已不能定义他。”
对持之以恒的方励的信任,以及坚信这段历史值得被完整丰沛地表达,几度艰难时刻,峨影都坚定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只要方励跟我们说起,我们就会一次次站出来鼎力支持。作为接力人,就是要共同把这个事情完成。”
“现在看来,真的欣慰、高兴!”影片上映后,虽然排片不多,但是如潮水般的观众好评以及业内认可涌来,作为参与者,韩梅常常感动不已。如石投湖,《里斯本丸沉没》所震荡出来的力量已经超乎她的预想,“真的是广大的观众,自发地一个一个地走进影院,还推荐给更多人,从影院方、业内人、媒体……影片的感染范围越来越大,票房已经超出预期。”
谈及这样“出乎意料”的影响力,韩梅形象比喻,《里斯本丸沉没》完成了三次“打捞”──第一次,是1942年,善良的舟山人民勇敢入海“打捞”了危在旦夕的英国俘兵;第二次,是方励凭借个人强大的能量,用纪录片的形式把这段鲜活的历史“打捞”出来;而第三次,是我们无数的观众通过观影和讨论,把这段尘封的故事“打捞”出来了。
以国际视野,将镜头聚焦人类细微而共通的情感
联合制片人彭瑾:值得!宏大叙事背后的个体故事其实最为动人
打开《里斯本丸沉没》的观影评论,深受触动的观众,总是不约而同地对影片中的动人细节记忆深刻──
一个英国战俘给五岁弟弟留下的信,被弟弟在钱包里保存了几十年直到去世;战俘营里,士兵冒着生命危险用破碎的墨镜框保存下妻子的照片;一封充满爱意的“昭告书”:妈妈,我要在圣诞节和这个香港女孩结婚了,而在信后却是天人永隔;还有一群群从岸边奋力划桨而来的渔船,无数张沉下头就忍不住掉泪的后人面庞……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份“动人”还走出了屏幕,延展到了更广阔的现实世界。随着热心观众的关注和扩散,影片中备受关注的香港女孩“梁素琴”被找到。中秋节团圆时刻,经由方励的见证和牵线,“梁素琴”的后人与远在英国的亲人得以联系,互道祝福,成就了一段跨越时空、国界、血缘的重聚佳话。
“这就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它会一直延续下去。”峨影制片人彭瑾,是《里斯本丸沉没》的联合制片人之一。在6年里,她全程跟踪了影片的制作和发行过程。在她看来,影片里最为打动人的是宏观叙事外,隐蔽而内部的个人情感和私人记忆。正是无数个个体故事的凝结,才让战俘、渔民的数字不再是数字,而是背后活生生的“人”,“找到梁素琴,就是人的传递带来的一个惊喜。”
人与人的故事,正是《里斯本丸沉没》的核心。在浩如烟海的拍摄素材中,如何平衡各方,准确传递出克制却共通的人类情感?彭瑾表示,“影片具有世界主义视野,不简单预设立场,而是客观呈现,让观众去寻找真相,探索人性,体悟和平的份量。这也是我们的目标:希望能提醒更多人回望历史,珍视和平。”
不管当下口碑或票房如何,彭瑾认为只要参与完成了这部纪录片,就已经是意义所在。然而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赞叹,内敛的彭瑾仍然觉得喜从心来。说到这六年,她笃定点头,“值得”。
“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看到这部影片,了解战争叙事中被遮蔽的个人记忆,得到历史对当下的启示。”彭瑾介绍,除持续排片外,还将开展系列观影团活动。韩梅也提到,接下来将推进海外排片事宜。
可以预见,“里斯本丸”所带来的影响还将持续和蔓延。《里斯本丸沉没》不再“沉没”。
新闻多一点──
《里斯本丸沉没》观影团成都站特别放映
时间:9月27日18:15
地点:成都太平洋影城(王府井店)
活动:放映结束后现场观众与本片导演兼制片人方励老师连线对谈,并奉送电影原版签名海报。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