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省政府新闻办将于9月29日起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当天,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场──“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成都专场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会上,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围绕“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成都篇章”进行了介绍。
“成都是国家中心城市和成渝极核城市,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王凤朝说,我们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全面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成都篇章。
这里是“基础雄厚的产业之城”。成都把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深入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汽车、大飞机制造等30条重点产业链,培育形成了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国家级产业集群达10个,去年全市经济总量超过2.2万亿元。今年,成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超常规最大力度精准支持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绿色氢能等未来产业发展,预计全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这里是“活力迸发的创新之城”。成都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创新的“一号工程”,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落地了西部地区首个国家实验室,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达146家,构建“科创通+科创岛”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打造了69个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形成“天使+科创+重产+S基金”全生命周期投资基金体系,帮助科研机构“沿途下蛋”、科技企业“拔节生长”,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3万家,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第23位,过去6年提升33位。
这里是“开放包容的国际大都市”。成都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常态化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拓展对外开放通道,成为国内第2个拥有双4F级国际机场的城市,航空旅客、货邮吞吐量排名全国第3位、第5位,国际班列通达境外113个城市,全国每9列中欧班列就有1列从成都发出,稳居中西部外贸“第一城”。不断扩大“朋友圈”,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达113个,成都大运会、汤尤杯、世界科幻大会等重大国际赛会活动成功举办。
这里是“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成都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穿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下大力气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市民在市区看到雪山的天数越来越多。成都实施“五绿润城”“百花美城”“千园融城”行动,打造了1500多座公园、8800多公里绿道,为市民提供更多亲近自然的场所。“每当风和日丽的时候,公园草坪上就‘长满了’成都人。”王凤朝在会上讲到,成都全面发力推进乡村振兴,守护好千里沃野成都平原的良田好土,保护修复1000多个川西林盘,为市民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和乡愁记忆。
这里是“烟火里的幸福成都”。成都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用心用情解决读书、看病、居住、养老、出行等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常年保持在三分之二以上,成为全国第4个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600公里的城市。全力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全市汇聚了约200家博物馆、4000家书店、8000家咖啡馆、1万家茶馆、2万家火锅店、30万家餐馆,平均每个月都有10场以上的大型演唱会。丰富的夜市、夜展、夜游活动精彩纷呈,高效有序的“快节奏”和巴适安逸的“慢生活”相得益彰,市民群众每天都能近距离感受“成都式幸福”的浓浓烟火气。
王凤朝表示,成都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动能强劲的攻坚突破期、厚积薄发的进位提升期,成都将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施高效能治理,奋力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服务国家和全省大局贡献更多成都力量。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梓菡 许明智(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