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作为老工业城市,内江有什么核心优势以及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下一步又有什么新的做法和打算呢?11月6日,在“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内江专场上,内江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丹作解答。
李丹围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三个方面介绍了内江的努力方向。
具体来看,内江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占比大,是世界第四、全国第二大含钒钢生产基地,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水泥年产量居全省第二位。近年来,内江大力开展智改数转、设备更新,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在传统产业应用。比如,内江有一家汽车发动机曲轴制造企业──金鸿曲轴,建立起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年产能达240万件,其中新能源车配件生产比例已达到48%。
发展壮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和医药健康两大产业。内江电子信息产业近三年产值年均增长30%左右,预计2030年规模可达300亿元,目前已形成功率半导体、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细分产业;医药健康产业近三年产值年均增长16.8%,预计到2030年产值也将达到300亿元。例如,内江的一家医药上市企业──汇宇制药,生产的抗肿瘤注射剂已覆盖65个国家,海外市场的77%在欧洲;这家企业打破了该类药品的国际价格垄断,降价幅度高达80%,患者用药费用大幅降低。
“在未来健康、未来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内江已取得初步成效。”李丹具体谈到,未来健康产业方面,落户内江的中科奥格公司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每年可对外提供医用实验猪2000头以上,其基因编辑供体猪繁育、医用级供体猪培育均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去年在内江组织开展了全省首例异种器官移植手术(猪—猴心脏移植),受体猴存活46天,创造了国内异种心脏移植存活的最长时间纪录;未来能源产业方面,内江重点发展新型储能和页岩气制氢产业,年产6万立方米钒电解液生产基地、100兆瓦/400兆瓦时全钒液流储能电站、西南氢能装备研发制造基地等项目相继落地,内江“钒电池储能”入选了全省25条产业新赛道;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内江立足成渝数字走廊通道优势,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智算算力规模已达到1800P。当前内江正加快推进四川并济科技智能运算中心等项目,预计到2027年,智算算力规模达到15000P以上。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洋 李长浩 杨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