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1月7日,“万千气象看四川”四季度集中采访活动最后一站,主流媒体记者团来到了号称开启理县文旅事业发展大门的第一把“金钥匙”──桃坪羌寨。俯瞰迷宫般排列、水网四通八达的桃坪羌寨,千百年后的今日,屋顶圣洁的白石周围,围绕的尽是前来享受假日的游客们。
桃坪羌寨作为“羌族建筑艺术的活化石”,长久以来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2008年汶川地震后,历史悠久的老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毁,为了抢救性保护,理县桃坪村建立了新寨,占地约120余亩,如今主要作为旅游经营。
“我们今年投资了2000余万元,在新村打造新业态,包括咖啡馆、旅拍店等,用于填补年轻市场的空白。”桃坪镇副镇长陈恒告诉记者,通过发展民宿、餐饮等服务业态,桃坪涌现出“萨朗风情”“尓玛人家”“小琼羌家”等龙头经营户,有效推动了文旅产业的发展。
不仅如此,理县桃坪镇坚持农旅文旅“双轮驱动”,通过旅游实现富民增收的同时也不忘提升农业质量与效益。在农业方面,桃坪镇通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科学规划,不断发挥佳山、东山、古城农业产业的辐射作用。
其中,佳山村作为果业园区,有超过1000亩地的果树种植面积,产出的苹果、车厘子、脆甜李广受消费者好评;古城村的粮经复合园通过粮食和水果套种,矮化苹果套种粮食的方式,填补了理县桃坪村粮食播面和耕地保护的空缺;东山村引进新品种香香李,填补了理县桃坪镇海拔2800以上地区不能种植水果的空缺,同时也将100亩撂荒地再次利用了起来。
近年来,理县桃坪镇依托“桃坪羌寨”AAAA级核心景区,不断深化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致力于构建一个集农业采摘体验、民族文化观光体验、休闲康养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体系。
作为这一体系的核心,在羌寨景区内部,专门设立了一个区域供当地农户售卖农产品,这些农业产品经过精心挑选和包装,转化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为了进一步丰富游客的体验,桃坪羌寨还推出了特色的采摘路线,陈恒介绍,“游客们入住桃坪羌寨的民宿酒店,就可以直接从酒店出发到佳山村采摘车厘子、苹果等水果。”
桃坪镇佳山村果农龙朝志的红富士苹果园里正是一派丰收景色。据了解,如今他的苹果园亩产可以达到7、8千斤。“我今天刚收到了苹果订单600斤,现在正在忙着打包发货。”龙朝志向记者介绍,除了红富士苹果,他还种有李子、车厘子,每年根据市场情况动态调整各类水果的种植占比。
11月正值羌族新年,在外的游子们陆陆续续将回到家乡与亲人团圆。今日的理县桃坪镇,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川网传媒记者 许明智 刘星池(实习)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