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发布会①丨从“融圈强链、三新两端”几个关键词看遂宁高质量发展

2024-11-11 11:09: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1月11日,“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遂宁专场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3年遂宁GDP每年迈上一个百亿台阶,连续3年进入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同类地区的前3位。遂宁如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遂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会英总结了“融圈强链、三新两端”几个关键词。

“融圈”:融入双圈、配套成渝

“这既是遂宁的责任使命,也是区域一体化联动发展的务实举措。”发布会上,刘会英介绍,为融入双圈、配套成渝,遂宁从互联互通、产业配套、服务提质三个方面发力。

据了解,遂宁境内成达万、绵遂内高铁加快建设,遂渝扩容、成南扩容、南遂潼高速项目有序实施,安居机场建成投用。目前,遂宁物流业务辐射川渝和云、贵、甘、陕等70余个城市,每年有超过50%的物流配送成渝。此外,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扩面,启用遂潼公交“一卡通一码通”平台,以民生互通,构建群众便捷“生活圈”。

“强链”:壮大主导产业链条

遂宁如何“强链”?作为全省少有的“二三一”产业结构的城市,遂宁坚持“工业当先、制造为重”,推动单核单链向多产业多链条转变,全市的工业化率持续保持全省前列。

遂宁锚定省委赋予的“锂电之都”定位,形成了基础锂盐8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46万吨、负极材料10万吨、锂电池31GWh、废旧锂离子电池综合利用2万吨的完备产能。培育了1家中国民营500强企业、3家年产值上百亿企业,大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此外,遂宁坚持把产业园区作为发展主阵地,形成了各具特色、主业鲜明、业态互补的园区融合发展体系。

“三新”:推动中试创新、人才育新、产业向新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遂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规上高新技术产业营收近600亿元,是全省六个创新型城市之一。

在中试创新方面,打造“辐射成渝、面向全国”的中试基地,在锂电新能源、电子信息、油气化工和装备制造等领域布局四大中试平台。在人才育新方面,突出“培引并重”,引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人才团队226支,高校(校区)从1所增加到9所。在产业向新方面,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115家企业正先行实施“智改数转”,布局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两端”:抓好“城”与“乡”互促共融

“随着城乡融合不断深入,遂宁城镇化率逐年提升至59.8%、居全省第三位。”刘会英介绍,遂宁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强化农村的三次产业联动,在城乡融合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刘会英以具体实例展现了遂宁抓好“城”与“乡”互促共融。近年来,遂宁发挥生猪规模养殖优势,大力发展肉制品精深加工,形成了从饲料到营销的完整产业链条,肉食品深加工规模约占全省的21.5%,被誉为“中国肉类罐头之都”。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许明智 王梓菡 杨璐绮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