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步入第五个年头,乐山作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在全面融圈有哪些新的举措和成效?
11月12日,乐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赖俊在“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乐山专场上介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乐山要打造成渝“后花园”、建设成都平原区域中心城市。近五年来,乐山围绕这一定位主动进圈、深度融圈,累计实施产业、基础设施等共建项目13个、完成投资830多亿元,突出抓好畅通融圈动脉、共建融圈走廊、增进融圈福祉三个方面工作。
“我们通过升级交通网来优化融圈条件,陆上,新建或改建高速、铁路一共4条通道,对外陆路通道增至14条,新增里程300多公里,基本实现邻市1小时可至、双城圈主要城市2小时互通。”赖俊介绍,成乐间动车实现公交化运营,开行量由每天18对增加到每天68对。水上,携手成都、宜宾、泸州等地打造成都平原经济区“天府港”和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构建成渝黄金水道。空中,布局推进1个支线机场和4个通用机场建设,乐山机场预计明年底前具备通航条件。
其次,乐山积极参与共建巴蜀文旅走廊,推动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客源拓展上,采取组团营销、互免门票、共办活动等方式,打好感情牌、增强吸引力。遗产保护上,发起组建巴蜀世界遗产联盟,建立川渝石窟保护研究联合实验室,共同攻克雨水侵蚀、岩石风化等难题。文化交流上,与大足、武隆、南川等地共同开启“光影之旅”,推动精品艺术更好“走出去”。
此外,开设“川渝通办”专窗194个,推出跨部门、跨层级的“一件事”集成服务和政务服务帮办代办。教育卫生方面,华西医院、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等到乐山办医办学,让乐山市民能够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教育、医疗服务。生态环保方面,与成都平原经济区相关城市开展环境治理联防联控,携手落实《岷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梓菡 许明智 杨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