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革命文物保护新视野②|专家齐聚广安共话:当下如何构建革命文物大保护格局?

2024-11-14 10:28: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长征遗迹、红军石刻标语、战斗遗址……等各类革命文物,见证了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记录。当下,如何加强革命文物的保护力度,更好发挥革命文物在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中的重要作用?

11月13日,“全国革命纪念馆高质量发展论坛·2024”在四川广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保护管理机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代表和特邀专家等齐聚小平故里,通过主论坛及分论坛,就珍视共和国物证、加强文物认定,推进系统性保护、构建革命文物大保护格局,用好红色资源、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案例交流和深入研讨。

在关于“推进系统性保护、构建革命文物大保护格局”主题的分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文博专家提到保护革命文物,要做好“连片保护”。

例如,在太行山西麓,有一处地方被誉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它就是位于山西省的武乡县。曾经,八路军总部机关先后五次在武乡驻扎536天;2个师、8个旅、31个团6万余人在武乡战斗生活,最长达8年之久。

因此,满载着历史故事的武乡县境内,如今拥有红色遗址遗迹950余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4处,列入全省革命文物名录130处,居全省之首,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92处,馆藏革命文物8530件(套),被称作为“一座没有围墙的抗战历史博物馆”。

如何保护好如此数量庞大的红色遗址遗迹和革命文物?分论坛现场,武乡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中心主任杜煜道出了“秘诀”──连片保护为基,整体开发为翼,全面利用为魂,构建革命文物大保护格局。

武乡县以“打造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为目标,高起点规划编制了《武乡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全力构建“一线三区”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即以浊漳河北源河谷红色旅游线为核心,着力打造以国保单位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为中心,连带周边4处省保、2处市保、100余处县保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核心区;以国保单位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为中心,连带周边2处省保、4处市保,60余处县保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密集区;以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太行干部学院、太行少年军校等为中心的革命传统教育功能区。

无独有偶。在武汉革命博物馆副馆长万玲带来的主旨分享中,也提到博物馆坚持“突出连片保护,做好整体展示,构建社教优势。”

武汉革命博物馆下辖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毛泽东旧居、中共五大会址(亦是陈潭秋烈士早期开展革命活动的旧址)、武昌起义门管理所、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等五处革命旧址和红色场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我们可以说是武汉地区红色场馆建成最早、红色资源最丰富的一个红色旅游景区。”万玲介绍,博物馆坚持常年对重点文物进行保护性修缮和定期修缮相结合,秉承“修旧如旧、恢复原貌”原则,注重革命旧址连片保护。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院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分院总规划师杜凡丁也从长征文物保护的角度出发,表示要推动“组团”层面的连片保护。即应围绕红军长征重大历史事件,开展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重点保护工程,实施文物本体修缮、环境整治、保护性设施建设等项目,统筹推进各类纪念设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以及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但与红军长征有密切关系的古老建筑、村落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实现从单点保护向连片保护的转变,有效支撑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经过近年来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状况得到大幅改善,下一步应结合连片保护工程,继续重点推动低级别及未定级长征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杜凡丁表示。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茜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