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华灯初上,依山傍水的西巷用璀璨的灯火点亮夜幕。霓虹闪烁、人头攒动,精彩的夜生活焕发了南充“夜经济”的澎湃活力,这里俨然是一个大型的红红火火的“深夜食堂”。
事实上,这个约占地60亩的商业街,过去曾是地理位置偏僻、周边环境老旧破的“城中村”。在开街运营之初,受发展定位模糊、疫情多轮冲击、地理位置受限等影响,遇到了入驻率低、商户经营困难、人气低迷等现实难题,商圈发展举步维艰。
从举步维艰到人头攒动,这场华丽“蝶变”的背后源于什么?1月14日至15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媒体赴南充市顺庆区和高坪区进行采访,现场探访南充市、区人大如何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症结 探寻错位发展之路
特色小吃、创意咖啡、潮流服饰······记者走进南充市顺庆区西巷文化商业街,感受到升腾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现场有了固定摊位,吹风下雨也不担心,我们两个人开这个店比出去打工肯定好太多了,现在西巷打造得越来越好,我们更有信心了。”欧姐酸辣粉店是西巷星光夜市入驻的首批商户,老板欧淑芬谈到商铺的经营状况笑容满面。她透露说,最初刚刚搬到西巷时,由于地处偏僻,又没有直达公交路线,她还曾一度担心生意恐难以维持。
“与其他商圈相比,西巷的优势并不明显:交通不便、区位不佳、客流量不大,业态不丰富,招商困难、同质化竞争严重,建议街区转变思路、错位发展,探寻一条自己的路子。”2023年3月,顺庆区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带队正式“进驻”,并将助推西巷发展纳入代表小组年度工作要点。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多次召开代表小组座谈会,全面梳理出商圈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
找到症结所在,接下来就是如何解决。
逐项破题 助力西巷焕发活力
“西巷作为南充重要文旅消费目的地,没有公交车,不仅影响商圈经济繁荣发展,而且周边居民出行也很不方便。”南充市人大代表秦茂捷说,去年4月,在南充市、区人大常委会的协调下,市公交公司对25路公交线进行延伸调整,有效解决西巷商圈出入口断道问题,同时方便了周边居民生活,带动了商圈人气。
交通解决了,但西巷与区域内其他商圈同质化竞争难以出圈的问题依旧存在。如何让西巷错位发展,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代表在接待选民过程中发现,商户、群众关于西巷发展最多的建议,就是希望西巷内容再多一点、人气再旺一点,可以“逛夜市、吃夜宵、喝啤酒”。
如何招引商家、吸引客源、站稳脚跟?顺庆区人大常委会发动代表走访经营户与消费群体,组织多部门及部分人大代表开展研讨会,形成报告提请区委研究。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筹建“星光夜市”并将啤酒节活动落户西巷。此后在人大代表协调下,广场舞大赛、民俗文化演艺等活动陆续举办,成功聚人气、汇商气、积财气。
“现在网上销售比较好嘛,自从帮我们申请了营业执照,我们每个月增加了大概30%的收入。”街头牛排店的老板鲜雪清说,“星光夜市”顺利开张后,由于摊位性质原因,商家无法挂网经营只能线下销售。区人大常委会得知这一情况,多次组织相关部门研讨解决方案,督促市场监督部门以最高效率办理营业执照和《四川省食品小经营店备案证》。
目前,“星光夜市”38家临时摊户全部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大幅提升了营业额。促成了政府和商户之间的“双向奔赴”,让原本清清冷冷的一条街,成为了红红火火的“深夜食堂”。
建言献策 商讨西巷发展大计
随着西巷的人气逐渐走高,如何让新商圈保持火爆,拥有一批忠实“回头客”,成为他们思考的下一个问题。
为了把西巷的高人气延续下去,代表小组充分发挥各行各业人大代表优势,积极参与谋划实施。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全方位宣传让西巷频亮相、多举办各类活动吸引人气······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为西巷发展助力。
目前,在南充市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代表的广泛参与下,西巷成功引进全季酒店、花海牛、老船王等知名商家130余户,招商率达95%,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2023年创造产值3.8亿元。
不仅如此,西巷通过活动引领、业态植入实现差异化发展,逐渐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已然成为顺庆区乃至南充市风格独特、商业化聚集的现代城市“新地标”。
“接下来,我们计划打造以三国为主题的活动,帮助西巷特色化、个性化、内涵化发展。”在记者采访当天,代表小组正在积极商讨西巷发展大计。南充市顺庆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霞介绍,下一步,区人大常委会将会持续关注西巷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打造三国文化消费场景,助力顺庆区高质量发展。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梓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