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11月28日,第十一批43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495件遗物搭乘运-20专机回国。在“戎耀新风采 双拥谱新篇”──四川省“致敬最美·礼赞拥军”发布盛典开幕前,“长津湖幸存者”周全弟接受了四川发布记者专访,周全弟一直在关心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事情,当和记者提起第十一批战友回国,老英雄感慨万千,“回来,他们可以真正安息了。”
周全弟,生于1934年6月19日,四川省南部县人,原中国人民志愿军26军77师231团1营2连战士,“世界军事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长津湖战役的幸存者。
1950年10月,周全弟随部队从辽宁丹东夜渡鸭绿江入朝。这一年,为了阻击对抗美军王牌部队海军陆战队第1师与美第7师31团,他和战友把棉衣棉裤反着穿让白布里子在外,借冰天雪地来伪装自己,在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里一动不动埋伏了三天三夜。第四天清晨冲锋号响起时,眼看战友们冲向战场,他却发现自己四肢麻木、无法动弹。
“我爬不起来了,冻僵了,冲也冲不动,看到战友往前冲,我眼泪簌簌地往下流。”没能和战友们一起冲向敌人成了周全弟一生的遗憾。战斗结束后,战友们返回搜寻时发现了还有一丝气息的周全弟,而他的四肢早就冻僵溃烂,不得不将他的双手从前臂处、双腿从大腿根部全部截除,年仅16岁的他永远地失去了的四肢。
“说老实话我那时想死的”,周全弟坦言当时心里的崩溃,那是一个士兵再也无法扛起钢枪、冲锋陷阵的绝望。休养期间,周全弟积极加入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老战士宣讲团,结合感人至深的个人经历和独特的“抱笔书法”,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师生、部队官兵及社会各界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活动,讲述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几十年来他参与的宣讲近千场,现场表演赠送的书法作品近2000幅,受众10余万人。
今年,“长津湖老战士”周全弟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如今,虽已90岁的高龄,周老身上依然有军人独有的挺拔与坚毅,面对记者的镜头,周老向现役军人做出嘱托,“现役的军人一定要加强锻炼,努力学习现代化的军事技术,为以后取得更大的胜利奠定基础。”军魂传承,是历史长河中不灭的灯塔,从烽火连天的岁月到和平繁荣的今天,这份军魂如同血脉一般,流淌在每一名军人的心中。
对于朝气蓬勃、满怀梦想的年轻人,周老怀揣着深沉的期望与嘱托,“希望我们的年轻人好好工作,永远铭记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好好地把祖国建设更加强大,让人民的生活美满幸福”。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许明智 叶轩瑶(实习) 摄影 曹健豪